“诸位爱卿,”
皇帝长叹一声,声音带着几分疲惫与无奈,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如今这国库空虚,前几日去查看,那库房里的存银,寥寥无几。
各地百姓也是严重缺粮,朕每日都能收到无数的赈灾奏折,实在是焦头烂额!”
他微微摇头,眼中满是忧虑,“这还不算完。
顾云起竟在此时索要归还之前借的军粮,这不是雪上加霜吗?
现在这种情况朕拿什么还呐!”
皇帝的话语中,满是苦不堪言的意味。
仿佛这还粮之事,成了压垮朝廷的最后一根稻草 ,让他陷入了绝境。
刘大人站在群臣之中,静静听完皇帝的诉苦,心中暗自思量。
他向前一步,双手抱拳,恭敬地说道:“皇上息怒。
依臣愚见,顾云起要归还军粮一事,虽说急切了些,可也情有可原。”
他微微抬头,目光诚恳地望向皇帝。
“想当初,借粮之事是在这金銮大殿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定下的。皇上还亲笔写下借条,这是天下皆知的事。
若是不还,恐怕会让皇上失信于天下人呐。”
刘大人稍作停顿,观察着皇帝的神色,见皇帝并未露出发火之色,便继续说道。
“况且,顾云起如今已被封为镇南王,肩负着治理禹州和通州的重任。
那两地刚刚经历战火,百废待兴,粮食对他治理属地、安抚百姓而言,实在是重中之重。
再者,他现在手握重兵,又驻守边疆,边疆局势本就复杂敏感。
若是因为这点小事与他闹僵,引发他的不满,导致边疆动荡,那后果不堪设想。”
刘大人言辞恳切,每一句话都斟酌再三。
皇帝听闻,心中的怒火没有任何消散,但也不得不承认刘大人所言句句在理。
他紧握着龙椅的扶手,指节泛白,心中暗自权衡利弊。
他既不想轻易答应顾云起的要求,失了自己的威严。
又担心真的与顾云起彻底决裂,会引发难以收拾的局面。
沉默良久,皇帝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不快,冷冷下令道。
“先还一小部分吧,就当是给顾云起一个交代。
传朕旨意,朝廷粮仓之前被大火焚烧,损失惨重。
再加上之前各地天灾不断,实在是没有多少储备粮食了。
朕如今实在拿不出更多的粮食,剩下的,就等秋收之后,再做定夺。”
大臣们心里都明白,这所谓的“秋收之后”不过是个托词罢了。
谁都清楚,朝堂局势瞬息万变,一个月后的秋收,谁知道又会冒出什么新状况。
就算没有任何情况,要还那么多粮食,对现在的朝廷来说也是压力太大。
但在皇帝的威严之下,众人皆低头不语,无人敢质疑皇帝的决定。
金銮殿内,一时陷入了寂静,唯有皇帝沉重的呼吸声,仿佛在诉说着这场权力博弈背后的复杂与微妙 。
现在在这朝堂之上的人,就算不是完完全全归顺于皇帝,但最起码也不敢跟他反抗。
皇帝再也不是刚刚登基的时候了,现在他自己手握17万兵权,足够可以消灭一方大势力。
皇帝看没有人反对就退朝了,之后他端坐在御书房里,面色阴沉如水。
那被顾云起索要军粮一事搅乱的心绪还未平复,上官决的身影又突兀地闯入他的脑海。
上官决手握五万多兵权,长期与顾云起在通州共事。
二人来往频繁,这让皇帝的不安感如野草般疯长。
顾云起如今势力日益壮大,拥兵自重,已然成为他的心腹大患。
若上官决再被其策反,那局面必将彻底失控,自己的皇位也将摇摇欲坠。
皇帝的手指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击,发出沉闷的声响,每一下都似在权衡利弊。
他的眼神中透着君王独有的威严,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应对之策。
“绝不能让他们联手,必须尽快将上官决调回京城。”
皇帝暗自思忖,语气虽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果断。
随即,皇帝提高音量,沉声道:“来人,宣笔砚伺候!”
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带着几分威严与紧迫。
不一会儿,太监匆匆呈上笔墨纸砚。
皇帝接过毛笔,饱蘸浓墨,笔锋游走间,一道调派上官决回京的圣旨一气呵成。
他的笔触刚劲有力,每一笔都倾注着他对局势的掌控欲。
写完后,皇帝将圣旨展开,逐字逐句仔细审阅。
确认无误后,才将其缓缓卷起,用明黄色的丝绢系好。
“传朕旨意,速派得力之人将这道圣旨送往通州,务必让上官决即刻启程回京复命,不得延误。”
皇帝对身旁的贴身太监吩咐道,眼神中透露出不容违抗的威严。
“奴才遵旨!”
太监领命后,匆匆退下,脚步声在大殿的石板地上急促响起。
而此时在通州的将军府中,上官决正在校场上练兵。
冬日的寒风凛冽,吹得士兵们的衣甲猎猎作响,可上官决的思绪却飘向了别处。
他的目光不自觉地望向将军府的方向,脑海中时不时就浮现出李甜甜的身影。
“将军,圣旨到!”
一名小兵气喘吁吁地跑来,打破了校场的喧闹。
上官决心中猛地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下意识地握紧手中的长枪,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随后大步走向府前接旨。
当传旨太监那尖细的声音,宣读着皇帝调他回京的旨意时,上官决的内心瞬间波澜起伏。
他先是一怔,脸上闪过一丝诧异,紧接着,浓浓的不舍涌上心头。
他舍不得离开通州,这里有他熟悉的一切,更有他心心念念的女人。
一想到回去之后就再难见到她,上官决的心就像被重锤狠狠击中,疼痛难忍。
而且回京城后,他还要面对与自己关系恶劣的父亲。
这些年,他多次违背父亲的指令,父子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如今回去,不知又会迎来怎样的狂风暴雨?
不管在怎么不舍也要回去,上官决心中又有一丝如释重负之感。
他长期留在通州,与顾云起频繁接触,皇帝对他的猜忌必然与日俱增。
如今被调回京城,虽可能被皇帝严密监视,但至少能暂时摆脱被怀疑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