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长领会到他的意思,立刻解释道:“工厂停产后,我安排职工轮班值守,保证了生产设施设备完好,给设备通上电,就可以正常运转。
工厂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资金,若是资金能够到位,就能够购买零部件等生产资料,马上可以复工复产。
尽管12马力拖拉机不是主流产品,可是市场还有一定的需求,销路不用发愁。农用运输车辆是根据市场来开发的,农村运输业蓬勃发展,将来的发展前景也很广阔。”
陈文博皱眉道:“近三年,工厂没有进行技术改造,没有开发新产品,也没有更新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不追求技术进步,工厂怎么能够生存和发展?”
厂长争辩道:“现在企业界流传这句话,不进行技术改造是等死,进行技术改造是找死。”
“厂长不思进取,难怪工厂会停产。”陈文博有点无语,摇头道:“现有生产设备决定了产品档次,我怀疑产品是否能够达到标准要求?”
厂长立刻说道:“我们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全过程、全员参加,产品质量杠杠的,李工是工厂的老人,可以证明。”
陈文博反驳道:“全面质量管理已经过时,宣传培训耗费时间较多,管理成本较高,还有不可操作的缺点。
现在国际上推行ISo9000系列标准,把质量管理标准化,并且引入第三方认证,实行国际互认,成为产品走向国际市场通行证。”
李恒贵毫不留情地说道:“农用运输车辆上马有点仓促,技术不太成熟,实际上是拖拉机生产线的升级版。
产品的可靠性有问题,用户买回去三天两头出现故障,工厂停产与农用运输车辆项目的质量问题有很大的关系。
前年出口非洲二十辆农用运输车,由于没有考虑当地环境温度较高的因素,没有更换耐高温油封,出现严重的漏油。派去的修理工人担心被非洲人扣留,糊弄修理一下,就急忙跑回国,估计现在全都报废了。”
厂长被人揭短,脸马上变红了,赶紧说道:“拖拉机是工厂的拳头产品,已经生产十多年了,质量还是很好的。”
陈文博辩驳道:“拖拉机的发展方向呈现两极分化,或者发展小马力,或者发展大中马力。尽管12马力拖拉机以前辉煌过,可是现在市场需求很少。
当市场淘汰某种产品时,根本就不给你调整的时间,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丁继科感到震惊,没有想到陈文博的知识面如此广阔,对企业管理认识如此深刻,赞扬道:
“陈总是南津县企业负责人里面文凭最高的,管理水平也很高,看问题很透彻。”
厂长坚持道:“12马力拖拉机市场需求确实萎缩,总归是有需求。农用运输车辆项目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绝对是个好产品。
工厂没有资金,买来的零部件质量不过关,因此出现整车质量不合格。只要资金有了保证,全部采购优质零部件,整车质量肯定没有问题。”
陈文博摊开双手,无奈地说道:“我刚才已经说得很清楚了,12马力拖拉机不适合当前市场,农用运输车辆存在先天不足,我们收购工厂,仍然生产这两种产品,意义不大。”
丁继科有点紧张,担心陈文博不收购工厂,劝说道:
“陈总,工厂厂区面积很大,还有齐全的生产设备,以及大量熟练技术工人,完全可以上马别的项目。”
李恒贵叹气道:“工厂停产一年多,大部分熟练技术工人都找到新的工作,再想把他们召回来,很难!
大家已经习惯新的工作岗位,即使给出较高的工资,也不一定愿意回来上班呢!”
郑京浩摇头道:“合资企业对老产品不感兴趣,要开发新产品,需要新建车间和购买新设备,这样就要拆除原来的厂房和设备,增加了成本费用,还不如购买土地建设新工厂。”
丁继科急忙说道:“陈总,您熟悉机械行业,我们的国情与南韩不一样,没有必要全部上高端自动化设备。
现在的的厂房和设备能够利用一部分,从降低成本考虑,还是收购下来比较合算。
至于技术工人,召集半数应该没有问题,也应该够用的。”
陈文博微笑道:“这就要看丁局长给的价格。”
“只要陈总把工厂的债务还上,我们白送工厂。”丁继科故作大方地说道。
“工厂的债务有多少?”陈文博问道。
“2900万元。”厂长答道。
“丁局长好幽默啊!”陈文博冷笑道。
丁继科的反应很快,笑着说道:“我跟陈总开个玩笑,陈总是收购,不是与工厂合资,按照收购企业的惯例,应该以净资产作价。”
陈文博摇头道:“工厂的净资产也有问题,里面包括应收款项,有些已经变成死账,根本就收不回来。
举个例子,有家经销商欠货款970万元,已经破产,追不回这笔钱。”
丁继科看了一眼李恒贵,心想:“人家请原来工厂的老人参谋,知根知底,这是有备而来。”
他于是诚恳地说道:“陈总,这样算来,工厂已经资不抵债了,需要倒找钱给您,县领导肯定不会同意如此操作。”
陈文博坚定地说道:“工厂已经病入膏肓,拯救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先进入破产程序,等到清算结束,工厂注销后,再引入投资商接盘。
三角重工与外商合资收购的是实实在在的资产,不会处理原工厂的债权债务。”
厂长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还是要发生,工厂在他的手里破产,这肯定影响到他的工作安排。
他的年龄接近五十岁,从陈文博批评工厂的管理能够看出来,肯定不会留他担任合资企业主要负责人。
厂长看向丁继科,希望他能给出满意的解决办法,即使维持现状也不错,起码挂着厂长的名,继续享受正科级待遇,找到合适机会,再调到好单位。
丁继科想到的是如何搞活工厂,增加自己的政绩,在利益面前,把厂长当成弃子,点头道:
“陈总这个思路很有道理,合资企业的投资能达到多大规模?生产什么产品?请陈总明示,我将向县领导请示。”
陈文博说道:“首先要根据净资产报价,来确定是否值得接收,然后做可行性研究报告。
预计合资企业注册资本不会低于200万美元,南韩东方贸易株式会社占70%,三角重工占30%。我们计划分三步开发产品。
第一步是开发适销对路机械零部件,这个过程也是培训技术工人的过程;
每二步是开发大功率拖拉机,这个过程是管理步入正轨的过程;
每三步是开发特色车辆产品,这个过程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丁继科鼓掌道:“陈总讲得很好,思路相当清晰,目标相当明确,计划相当可行,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我相信您管理新企业一定能够成功。”
陈文博微笑着说道:“这个思路是李工提出来的,我和郑社长研究后,认为切实可行,便打算按此实施。”
丁继科顿时感到惭愧,深深看了一眼李恒贵,心想:“没有想到他如此有眼光,却长期沉浮于基层。要是能够早点提拔重用他,说不上工厂就走不上破产的道路。”
李恒贵猜到丁继科所想,不过却感觉受之有愧,这个思路是李远方提出来的,到现在也没说特色车辆产品是什么,只是说必须在前两步成功的基础上,才考虑走出第三步。
会谈结束后,丁继科立即向袁维信报告,免不了夸大其词,说合资企业有意生产汽车。
袁维信例行公事,蜻蜓点水般地向侯胜利说了这件事,重点向县委书记郑德玉汇报。
因为有本地企业三角重工参与投资,投资计划实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并且南韩投资商也姓“郑”,郑德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召开县委常委会研究,同意先让南津县农用运输车制造厂破产清算,然后再引入外商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