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炮弹接连不断地落下,高砂号的舰体遭受了严重的打击。
虽然140毫米高爆弹难以穿透其坚固的穹甲,无法对核心舱段造成致命伤害,但是连续的打击仍然让舰船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高砂号的前部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原本光洁的柚木甲板消失了大半,剩下的部分也被烧得焦黑,一片狼藉。
舰首的主炮塔在遭受直接命中后,已经彻底失去了作用。
炮塔周围的装甲被爆炸的冲击力扭曲,炮组成员的伤亡更是让这座炮塔陷入了沉默。
不仅如此,两舷各有一门120毫米速射炮也被炮弹破片损坏,炮管扭曲,炮座周围散落着金属碎片和燃烧的残骸。
舰上的损管队正在全力以赴地扑灭火灾,封堵漏洞,同时尽力修复受损的武器系统。
水兵们用消防泵抽打着海水,试图扑灭甲板上的火势,而工程师们则在紧张地检查管道和电路,确保舰船的动力系统不会因为连续的打击而瘫痪。
高砂号的舰桥上,气氛沉重而紧张。
军官们面色严峻,他们知道,虽然舰船还能够坚持,但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情况将变得不可收拾。
指挥官迅速调整战术,命令舰船进行机动,试图拉开与济远号的距离,同时寻找反击的机会。
“全舰注意,紧急规避,准备进行反击!”高桥舰长的声音在广播系统中响起,他的命令迅速传遍全舰,激励着每一位水兵继续战斗。
在距离济远号越来越近,仅剩下
码的时候,石桥大佐心中涌起一股绝望之情。
眼看着即将要与那两艘防护巡洋舰展开激烈交锋,他不得不痛苦地承认,这场前卫战已经彻底失败。
“快!立刻发报!”石桥大佐声嘶力竭地吼道,“命令笠置号和新高号跟随本舰向左转 20 个罗经点!一定要注意掩护好我们身后的两艘驱逐舰!绝对不能让它们有任何闪失!”
紧接着,他又下达了另一条指令:“同时向本队发送请求支援的电文!告诉他们,西京丸号和常磐号必须迅速前出增援我们!”
此时的石桥大佐懊悔不已,他严重低估了对方舰队的强大火力。
跟对手那些威猛无比的主炮相比,自己这边所装备的所谓速射炮简直就是慢吞吞的老古董,其射击速度之缓慢,甚至还不如古老的前膛遂发枪。
如果继续这样僵持下去,恐怕还没等己方取得有效的命中成果,自家的战舰就要因为遭受过多打击而丧失作战能力了。
到那时,战局必将发生难以预料的变故,稍有不慎,自己率领的这三条战船很可能就会全部葬身于此。
随着石桥大佐的一声令下,三艘军舰开始紧急转向,朝着 225 度的方向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它们的舷侧火力也疯狂地向着海面开火,炮弹如雨点般砸落,激起一道道高耸入云的水柱,企图以此来干扰延陵海军的测距工作。
然而,就在后方大约
码之外的地方,两艘体型庞大、排水量超过三千吨的装甲巡洋舰正开足马力,在强压通风系统的全力运作下,以惊人的 20 节航速风驰电掣般地朝这边赶来……
“敌舰已退却!”了望员兴奋地高呼着这一令人振奋的消息。
“停止射击!”济远号舰长周盛波听到报告后,果断地下达了命令。随着他的指令传达下去,原本炮火连天的战场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硝烟弥漫在空中。
然而,还没等众人松一口气,新的警报声又响了起来:“敌重装巡洋舰迫近至
码!”
周盛波眉头紧皱,凝视着远处逐渐逼近的敌方战舰。他深知这场战斗的艰难,但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舰长,他迅速做出了决策。
“通知虎贲、扬威两艘舰艇与本舰汇合,我们要暂时退场了!”周盛波毫不犹豫地下令道。
尽管心中有些不甘,但他清楚目前的形势对己方不利,如果继续恋战,很可能会陷入更大的危机。
这艘满载排水量超过三千吨的装甲巡洋舰装备精良,拥有两门威力巨大的 45 倍 203 炮以及十四门 152 速射炮。
其主装甲带更是采用了厚度高达 180 毫米的哈维硬化镍钢,防护能力堪称一流。
然而,面对来势汹汹的敌方重装巡洋舰,这些武器似乎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除非动用济远号上那四条被视为压箱底宝贝的 533 毫米远程鱼雷,否则想要击败对方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按照原定的作战计划,他们此次的任务仅仅是击退敌方的巡逻舰队和驱逐舰而已。
“接下来,就轮到那些大家伙们登场表演了……”
周盛波转头看向后方距离自己约 7000 码处的陇号和蜀号两艘主力战舰,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我舰距敌巡洋舰队码!”观测员的声音在西京丸号的舰桥上回荡,西乡从道站在海图前,目光如炬,审视着战场态势。
他得知自己的巡洋舰队在先前的交锋中失利,但他的表情并没有太多波动。
在他看来,两艘装甲巡洋舰的战斗能力足以完全压倒那三条不足3000吨的小船。
即便是与更高级别的重装巡洋舰交战,他也有信心确保不落下风。
日本巡洋舰的舵手开始执行转向命令,但两艘装甲巡洋舰已经如同脱缰的野马,越过了三艘防护巡洋舰,冲到了码的距离。
在通风强压状态下,重巡洋舰级的最大航速并不逊色于防护巡洋舰,而且如此大角度的转向必然会造成对方航速的大幅衰减。
西乡从道眼中闪过一丝决断,济远号的出现让他确认了一点——必须立即歼灭面前这支舰队!这是通往胜利的关键一步,只有彻底消灭这支敌军,才能确保日本海军在台湾海峡的绝对控制权,甚至是打到大陆的广阔海岸线。
前方的海面上,济远号与常磐号两舰再次发生交火。
尽管码的距离已经超过了重装巡洋舰级的火控能力,但济远号的140毫米炮依然在尽力还击。
它们的炮弹虽然没有配备专门的穿甲弹,但风帽半穿甲弹打在7英寸的装甲带上,最多也只能留下一个白印。
即便以较高的落角侥幸绕过舷侧装甲带,仅有38kg重的炮弹面对内部50毫米厚的装甲甲板,也显得无能为力。
西乡从道知道,这场战斗的胜利将取决于谁能更好地利用自己的优势。
他命令舰船继续逼近,准备在最佳射程内释放毁灭性的火力。
海战的高潮即将来临,每一发炮弹都可能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