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账上已经没钱了……”尹东且淡淡地说道。
“什么?”我声音提高了一点。
尹东且无奈地说道:“你没注意?这个月你在网吧二楼的支出加上酒馆开分店,已经掏空了公司账上的钱。”
“那岂不是分红都分不起了?”我自言自语道。
尹东且对着我无奈一笑:“这就是风险,不过现在看来估摸着不会亏。”
我趴了回去,脑海中的思绪千千万,最后汇聚起来得出了一个结论。
还是不能像这样总是小打小闹,像这样公司账户为了扩张市场随时有可能被掏空,没有一点容错率,这是不行了。
我又想起了那个坐落在南官河和凤城河的静安路商旅文街区,或许我能把那里做成整个海陵首屈一指的商业街区。
问题是,那里商铺归属参差不齐,有生意不错的店,虽然只占少数。
仅凭我们,要如何才能吃下这一整片街区?
买下店铺自己发展?
先不说这是多大的一个经济开销,那些生意好的店铺,背后的房东肯定是希望赚长线的钱,他不会把这个店铺卖给我们。
要么就出价特别高……
跟房东签合同租下来?
现在大部分的商铺都有店家入驻了,人家凭什么转手给我?
租下整个商旅文街区的店铺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如果后面经营效果不佳,可能就不是亏损的问题了,我可能还会欠上一笔不小的债。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
又换了一个姿势,但我一直愁眉苦脸的。
“怎么了老板,是力道不合适吗?”技师礼貌地询问道。
“没有,挺好的,我在想事情。”我连忙表示。
技师点点头,我闭上眼继续思考。
小的店铺一个月的租金大概是五千到六千之间,大一点的,一两百平方的一个月都得一万多。
整个商旅文街区差不多一百出头的商铺,考虑到有人持有很多家,整体谈价格可能有点优惠,一个月的租金成本大概在一百万到一百五十万之间。
注意这只是一个月的租金成本。
还有店铺的装修,人工以及运营成本。
这条路几乎不可行。
就算现在的我财大气粗,这样子操作,想要回本也是一个相当长的周期。
可就算是采用一个个买下来,再慢慢打磨,时间还是我的敌人。
我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我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可以和濮氏集团和魔都高家一样的层次,才能有能力把这两个势力压在脚下。
是的,我现在已经不满足于光替杜之焕报仇,我还要把濮召瀚和跟他勾结在一起的所有人都踩在脚下。
我如今已经认识到,想要达成这个目标,我必须要把“对望”这个名字打造成一个真正知名的品牌。
做成一个大家一提起来就能想到的品牌。
可能做不到在全国都具有影响力,但是至少在这个省,要做到基本家喻户晓。
我们整个团队目前看来是每天都在盈利的状态,但是从我个人的角度而言,我是亏损的。
因为我为了起步,卖掉了我的房子,一直到现在,我房子的钱我都还没有赚回来。
所以现在其实公司还处在欠债阶段,只不过不是欠银行的债,而是欠过去的我们的债。
这个时候盲目地去扩张无疑是愚蠢的,稍有不慎或是大环境一改变,到时候我们会一无所有。
此刻我的心理压力很大,我不确定事情的发展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现在就是要做出选择的时候。
我说过我宁愿什么都不选,也不愿意再选错。
这一次的我很谨慎,之前有卖房子开酒馆的魄力,是因为我本就是在裸奔。
我这些钱投到酒馆里,是一定能回来的,这源自于我的自信,也源自于我有时间和精力全神贯注地盯着酒馆的运营。
但是开出去十家店呢?一百家呢?
这个风险不是我一个人就能担下来的,所有今后每一步的选择都得三思而后行。
直到按完我和尹东且一起下楼的时候,我还在想这个事情。
以至于尹东且喊了我几次我都没听见。
“嘿!”尹东且提高了音量,“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这时候我才发现我已经坐在了车里,迟迟没有发动车子。
我打着了火,边开车边把我刚才想的叽里咕噜全部讲了一遍。
尹东且似乎一时间消化不了这么多:“等一下,我捋捋……”
过了片刻,尹东且才说道:“我知道你急,但是再急也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啊!”
我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不然我早就不顾一切甩开膀子开干了。
尹东且理性地分析道:“目前在营业的店铺都在盈利,按照我们自己的节奏这样下去,没问题的,耐心一点。”
他说完还观察着我的表情:“别急,我们是一个团队,迟早会成功的。”
我点点头,开车带他来到了静安路商旅文街区。
我把车停在一个能完美看见整个街区的位置。
我下了车,尹东且紧随其后。
我倚在车身上,指着正前方的建筑说道:“这个视野最好的,可以做成酒店;这个几层楼的,可以做成洗浴;这些临街的,可以做成餐饮;这些临河的,可以做成购物和喝酒喝茶的地方……”
我一股脑地说了一大堆规划,每一个地方的商铺在我的眼里都有它的作用。
尹东且轻轻地摇了摇头:“你看,这里的商户入驻率最起码有七成,可是在现在这个其他商业区都很热闹的时间点,这里却只有一两个店生意还不错。”
“这是不是说明了这个地方的自然流量不行?”尹东且提醒我。
我听得很认真,但我有一些很激进的想法:“自然流量确实差了一点,毕竟这个地方附近没有什么高密度的居民区。”
“但是我相信以后我们的品牌做得足够好,这个街区打造得足够吸引人,客流量不会少,甚至可能会带来一种不一样的新鲜感。”
我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我想法的可行性:“你要想,现在这里的流量不佳,恰好是我们翻身的机会。就是因为这里客流量不高,所以就意味着这里商铺的价格注定不会高,这难道不是一次以小博大的绝佳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