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他说给我找好了出路,让我回来背这几本书,听他的口气,后面还有。说不得会让我把整部《大越律》都背下来。
欢儿,你比我博学一些,你可知道,有什么差事,不用考功名却又和刑名能扯上关系的?”
陆欢思考了几息,猛地坐直了身子。
好在高衍及时后仰,不然差点就被陆欢的脑袋磕到下巴。
见陆欢直勾勾地盯着自己,高衍磕磕巴巴问道:“欢儿,怎么了?”
“你哥不会想让你进锦衣卫吧!”
既然燕王还有皇家已经知道了高衍的身份,寻常的地方卫所,他是不可能进了。东厂向来直接从锦衣卫中抽调,所以也不可能。
而且藩王不可能插手地方的任命,更何况高衍没有功名,所以燕京府衙里,类似推官和司狱也不可能。
所以排除掉这些,又和刑名相关的,只有进锦衣卫了。
遴选的事,高衍也听说过。
他皱着眉头,本能地有些抗拒,“那锦衣卫,可是直属皇帝的。我又不可能去金陵,除非高家一家都去金陵。”
陆欢在心里默默接了一句:还没你说对了!
上一世,高家不就是逃难到了金陵。不过这一世,她肯定要弄清楚,高仲保到底做了什么,得罪了那位东厂的厂督。
她当然没那么好心,帮高仲保避祸,只是想将自己和高衍,从中摘出去罢了。
陆欢安慰他道:“现在想这么多也没用,反正这么多本书,背下来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与其想破脑袋,还不如问问你哥。”
高衍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不告诉我!”
实际上,燕王那时候苦恼自己显老的问题,压根没听见高衍的问话。这也是个美丽的误会了。
陆欢一时也没辙,“想来,你哥也是为了考验你,看你是不是那块料。不然,以后就只能做个富贵闲人了。”
高衍若有所思,“应该就是这个原因了。对了,媳妇,你让那个书生抄论语做什么啊?”
还没忘记这一茬!
陆欢在心里吐槽一句,才回答道:“你不是说,你以前只学到了《弟子规》。我想着,后面的《论语》你应该还没学会。”
高衍欲哭无泪,“这么多本书,我如何能看完啊!”
陆欢指了指脚边捆好的一摞书,“没事,有我陪着你呢!”
高衍心情这才好受一些,“你真是我的亲媳妇!”
骡车渐渐慢了下来,最后停在一间铁匠铺门前。
石谷在外面说道:“东家,姑爷,我们到地方了。”
高衍听见外面“哐哐哐”的声音还觉得耳熟,撩开车帘,有些诧异地扶着陆欢下车,“媳妇,你怎么想到来铁匠铺?”
陆欢在心里抱怨,还不是那个罗老头,不愿意卖自己一副银针。
不然她也不需要来铁匠铺。
她说出早就准备好的说辞:“之前院墙外脚印的事,一连盯了好几个晚上都没有动静,也不能一直熬着不是?
所以我就想着,我们每个人身上都配点防身的武器,你说怎么样?”
高衍眼睛一亮,“我看行!”
他早就馋民壮训练时,带他们的教头腰间佩戴的大刀了。要是可以,他也想配一把。
只是在挑刀的时候,高衍挑花了眼。
他看一把把锃亮的大刀的眼神,就像是看到了心爱的宝贝一般。
看来想挑出一把合心意的刀,不是一时半会的事。
陆欢对石谷也使了个眼色,“去吧,给你爹也挑一把,顺便你和你娘还有弟弟都挑一把匕首。”
一旁站着的学徒有些迟疑,“客官,您今日来,带了户籍了吗?您一次买这么多,需要登记户籍。”
“带了。”还好户籍这种重要的东西,陆欢一般都是收在空间中的。
否则真容易白跑一趟。
学徒的脸上乌云转晴,指着一旁的架子说道:“小客官随我来,我带你挑匕首!”
而高衍那边,正拿着刀挥舞着。
铁匠也没那么多功夫,等着高衍一把把试完。他走到离陆欢三步远的地方停了下来,“夫人可有想买的东西?”
“你怎么知道,我有想买的东西?”
铁匠侃侃而谈:“我们这种地方,寻常女子是不会来的。来了也是江湖儿女,不然就是像夫人您这样的。”
“我这样的?什么样的?”
“好奇心重的。”
陆欢直接笑了起来,“我不是好奇,我是真想买。你这里有枣核钉吗?”
铁匠脸色一变,向外面张望了几下,说道:“夫人这样的话,在我这里说说就罢了,千万不要张扬!”
“为何?还请老板解惑。”陆欢很是不解。之前听高衍说起过,枣核钉只是最寻常的暗器,为什么铁匠这样忌讳?
铁匠向陆欢凑近了一些,但想起她的身份,还是退了回去,小声说道:“今儿一早,就有一群人在我们这条街,挨家挨户地打听,十年内有哪些人买了枣核钉。”
“十年啊!这么久的账册,谁还留着啊?发生了什么事,怎么突然问起这个来了?”
“都留着呢!像干我们这一行的,寻常的铁器你不记都行,像弓、箭、刀、枪这类东西,要是不记下来,出了事可就要你自己兜着了!
特别像是早上来的那一拨人,虽然没穿卫所的兵甲,但身上那兵油子的气质,遮都遮不住!”
“咱们燕京城的兵卒啊?”
“这谁知道呢!”
陆欢没想到,他们买武器的记录会保存十年,一时被吓得哑口无言。
铁匠发现眼前的小娘子被自己吓到了,真想给自己来一巴掌。
他努力挤出一抹和蔼的笑容,问道:“夫人,这刀和匕首,还买吗?”
高衍这时也挑好了心仪的刀,走了过来,“买啊,为什么不买?”
陆欢将高衍扯到一边,“阿衍,这记录要留至少十年啊!真的要买吗?”
高衍捏了捏她的手,安慰道:“不用担心,买武器都是这样的。”
“行吧。”陆欢点点头,不过枣核钉她是不打算买了。
一是正在风口浪尖上,二来,她也不想被人盯上。
她打定主意,等回去之后,让邓雅帮她做一些。
最后陆欢没有买枣核钉,那铁匠还有些惋惜,觉得是自己多嘴,害得自家少了一笔生意。
两把大刀,四把匕首,一共十二两银子,倒是不贵。
陆欢比较介意的,是登记在铁匠铺上的户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