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轶带着十几个护卫,从鞑子的大营出来。
一路绷着脸不说话。
直到十几个人催马离开大营七八里地后,宋轶才破口大骂起来。
一众护卫不敢吭声,任由宋轶骂个痛快。
他们都看到了,宋将军是从鞑子帐中,爬出来的。
到了第二天清晨。
林丰命令骑队,开始离开官道,往西北方向行进。
只是随意选了一个距离岭兜子城堡近的方向。
因为他明白,到处都有游骑盯着他们,无论自己往哪个方向走,都会有军队在前面等着他们。
这次林丰的意图很明白,与其费力去追杀游骑,还不如痛快打上几仗。
老子管你用啥阴谋诡计,一路就是趟回去。
谁敢阻挡,就杀谁。
看看是他们的身子骨硬还是老子的铁木硬。
林丰设计制作的战车,都是用乌沉沉的铁木作为车身和支架。
不但质地细密,而且十分坚韧。
由于车轮巨大,又加了一副车轴和轮毂,车身不容易在旷野中陷入土坑。
对于在平原上作战,具有非常巨大的冲击力,实为平原一大杀器。
林丰带着骑队尽量往外拉开距离,想让拦截他的几部人马,拖开间距。
让他们互相无法兼顾,这样才好一一歼灭。
依据太阳升起的地方,林丰与骑队径往西行去。
岭兜子城堡前,温迪罕正指挥着五千军卒,紧张有序地展开攻城战。
只是面对如此高城,根本无法轻易登上城头。
况且,城堡内近万军卒,都是清水军最精锐的军团。
温迪罕心里有数,只是在城前做佯攻。
其目的就是给城内造成压力,不让城内军队,有机会出城接应林丰。
王前站在城楼上,看着城下密密麻麻的鞑子大军,一脸的不屑。
胡进才、张常有、李东来三人也站在一旁,脸上带了微笑,像看戏一般。
“老王,咱不用在这里看着吧,鞑子根本上不来。”
胡进才带着一股惫懒模样。
“小心无大错,大哥把城堡交给咱,不可有片刻懈怠。”
张常有点头赞同。
“嗯,老王说的对,你小子得改改这个毛病了。”
“呸,自从跟了老大,我可有疏忽懈怠?”
胡进才很是不服。
李东来转移话题。
“诸位,老大去府城已经有些日子了,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
胡进才立刻转移注意力。
“老大这一路并不平静,鞑子为啥突然攻城,肯定有阴谋啊。”
“那咱要不要出城去接应一下?”
王前摇头道:“大哥没让去。”
“老大没让去就不去了?万一有危险怎么办?”
“大哥不会有危险。”
“俺说的是万一。”
王前依然坚定地说:“没有万一。”
此时,温迪罕已经让鞑子大军,将岭兜子城堡四门都堵了。
来此参加授勋大会的文武官员,都无法离开城堡。
本来城堡中的牢狱是张常有负责。
因为鞑子攻城,身为武卫将军的张常有,无暇顾及牢狱工作。
便将职责交回给白静,让她这个总管重新安排其他官员管理。
白静就去找文程。
文程现在是文官之首,监管着所有清水区域加上邠县的文官。
他还负责监督各种政策的实施和修订,每日工作十分繁忙。
没办法,白静又去找李虎。
李虎的伤势还没完全恢复,行动不便,无法履职。
正在白静犯愁之际,谢运铃和张立诚、吕士达三人找上门来。
这三人是朝廷册封的正式官员,都是进士出身,根红苗正的那种。
三人来到岭兜子,本来是接替曹德运的清水知县之职。
张立诚则任清水县尉,吕士达为清水主簿。
但是,三人历经万难到了清水。
结果谁也不理会他们,说话也没人听,被晾在了清水。
想回府城告状,因路途遥远,没有护卫,如何能走得?
如今听说林丰被皇上赐封子爵,封地便是清水和邠县两个区域,立刻转变了态度。
只要有朝廷正式任命,他们便无条件接受。
如今来到城堡中,一是参加林丰授勋大会,二是想找林丰讨个实职。
林丰一走,他们等不及,便寻上了白静。
再没活干,他们就没钱吃饭了。
总不能让几个七八品的朝廷命官,去工地打工吧。
白静安静地听完三个人的陈述,觉得这三人应该有大用。
毕竟都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可不是他们这些游击队起家的可比。
沉吟了片刻。
“三位大人,目前林将军不在,具体职务我也不敢僭越,只是眼下有一个空缺。”
三人立刻瞪起了眼睛,有活干就好啊。
“嗯...就是城堡内主管刑狱的...典史。”
张立诚立刻拱手:“总管大人,在下正是主管刑狱的县尉,大宗朝武进士,自可担当此职。”
白静笑道:“本来此职位典史便可,张大人有些大材小用了。”
“无妨无妨,为林将军效力,张某当仁不让。”
“那便辛苦张大人了。”
“应当的,应当的。”
白静将三人送出指挥部。
终于,他们有人担当了实职,这个饭食的问题,暂时解决了。
谢吕二人自回驿馆,白静已经答应两人,可以去文程手下,协助分担一些文职。
张立诚转身就去了城堡牢狱区,带着白静给的令牌,接管牢狱管理工作。
在牢狱区执勤的军卒,查验了他的令牌后,立刻带路进入牢狱大门。
张立诚摆手道:“你们去忙,我自己转一转便是。”
那执勤军卒仍然将张立诚送到牢头跟前,交代后转身离去。
老头是个四十多岁的汉子,腰有点驼,站在张立诚面前,如躬身行礼一般。
“张大人,您刚上任,是先看登记簿还是先看人犯?”
张立诚沉吟片刻。
“你带着登记簿,与我对照查实。”
“是,大人。”
牢头转身进屋,取了登记簿和一盏灯笼,引着张立诚往前走。
按照登记簿顺序,一间一间地看过去。
当张立诚看到李雄的名字时,一脸的诧异。
“咦,此人不是总管后勤的吗?所犯何罪?”
“回大人,李雄乃重犯,勾结外敌劫狱。”
“哦,他想劫谁出去?”
“回大人,本牢狱最重人犯,银甲鞑子纳阑。”
张立诚眼睛顿时一亮。
“银甲鞑子?呵呵,张某倒要见识一番。”
牢头带着他来到一间牢房前,打开门锁,推门进入。
张立诚来到圆柱栅栏前,探头仔细看进去。
就见一人垂头倚坐在石墙上,距离屋顶有两个拳头大的窗口,透出两道明亮的阳光。
张立诚喊了一声:“李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