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这是两仪师能够在对抗暗影的战争中所使用的最强力的武器,同时也是至尊暗主麾下的惊怖领主及弃光魔使能够使用的杀手锏之一。在至上力战争中,交战的双方无休无止的使用烈火来轰击彼此,却全而不知这一举动在无形之中破坏着时光之轮的因缘转动,使得原本清晰的时间脉络变得扭曲不堪,浑浊模糊。就连道境也被污染,其中寄宿着的冤魂在回廊中徘徊,想要吞噬每一个过路的生灵。
意识到烈火会滋生远比世界崩坏更为致命的灾难之后,交战双方不约而同的停止了使用烈火,这不是什么对彼此之间的怜悯,仅仅是为了自己所考虑,没人希望看到时光之轮毁坏,携带着万物众生的因缘脉络坠至深谷,那样一切都不会再有意义,任何事情都会结束,不会再有新的开始和传奇。
虽然设定了更为有利的登陆地点,但由于风暴,罗马的舰队被迫仍在前一年的登陆点再次登陆。不列颠人得知凯撒再次归来,也集结了一大批军队。但当他们发现这次的船队足有800艘船时,又一下失去了勇气。不敢再像往年一样在海岸边予以阻拦,而是选择了一处高地以逸待劳。于是凯撒顺利地登上海岸,在得知敌人方位后,立刻带着4个军团和1700名骑兵赶往追击。罗马人一口气进行了约18公里的急行军后,成功的赶上敌军。
不列颠人看到罗马军团杀至,派出骑兵在河[1]边阻拦,却被凯撒带来的高卢骑兵击溃。这些人逃到森林的土木工事当中,向罗马士兵发射大量的投掷武器。追击的第七军团也立刻摆出龟盾阵,抵御凯尔特人的射击。他们的掩护下,罗马大军成功修筑了一道围墙,困住了工事里的守军。不久,要塞就被攻破,仓惶奔走的不列颠人因夜幕降临而逃过一劫。
次日凌晨,罗马人休整完毕,兵分三路发起追击。但却得到了凯撒的召回命令。由于前一晚又刮起了风暴,很多船只遭到损坏,凯撒决定加固营地并维修舰船。在这些任务完成后,罗马人这才再次前往之前占据的要塞。他惊讶的发现,不列颠人已经组织起一支比以往更大规模的军队,统领这支军队的是凯尔特卡图维拉尼部落的首领卡西维拉努斯。双方的骑兵在遭遇[1]后便展开了前哨激战。
由于不列颠的骑兵战术落后,还要依靠更原始的战车帮忙,根本不是罗马这边的大陆骑兵对手。所以他们选择诱敌深入的策略,将高卢骑兵引入又踏入不适合骑兵作战的林地。得知这个情形后,凯撒要求骑兵后撤,不得继续追击。不列颠人却顺势发动了新一轮反击,从林中冲出来袭击正在修筑工事的罗马军团。由于采取松散的连续冲锋阵型,后续的部队可以不断支援前线。所以疲于应付的罗马人开始渐渐不支,他们的一次进攻甚至冲到了罗马军团的军旗处,所幸凯撒带着预备队赶到,才将不列颠部队驱逐,但罗马人已经付出不小伤亡。
此战过后,凯撒终于在不列颠当地站稳脚跟。接下来他要解决给养问题,为此专门安排了3个军团和全部骑兵去搜集物资。
而在强攻未果之后,凯尔特人的战略变更为利用他们熟悉的地形和战车的机动性拖住罗马军队,耐心等候冬天的到来,将罗马人一举击溃。而恺撒的处境则不容许他长时间逗留,于是他在与卡西维拉努斯的军队打了几个回合后,决定直接跨过泰晤士河,进攻凯尔特人的堡垒。
而就在此时,恺撒获得了挑起不列颠凯尔特人内讧的绝佳机会,成为了第二次不列颠尼亚远征的决定性转折点。
在整个不列颠尼亚,卡图维拉尼部落是最强大的,他们的首领卡西维拉努斯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领袖,但他本人在外交手腕上的能力和团结统一战线方面的策略却很欠佳,造成了各大部族的不和。他本人性格暴躁,处理矛盾简单残忍。由于战略意见上的不和,他将不列颠尼亚东部特里诺文特部落的首领处死。年轻王子门杜布拉修斯听说他的父亲被卡西维拉努斯杀害,便逃亡到了恺撒和罗马人那儿,他的族人也向恺撒投降,以换取后者帮助他们对抗卡西维拉努斯,并回复门杜布拉修斯的王位。
恺撒当然慷慨地接受了他们的条件。不久,另一个较小的凯尔特人部落被击败,联军的阵线开始逐步瓦解,恺撒抓住这个时机发动总攻,期间,凯尔特人的叛徒又出卖了卡西维拉努斯最后据点的信息,以及渡过泰晤士河的口岸位置。于是恺撒命骑兵部队开道,不惜代价一鼓作气渡河进攻,河对岸本已严阵以待的凯尔特人显然被罗马人的气势镇住了,在短暂的交手后便放弃河岸向后退却。
一路上为了防止埋伏,罗马军队焚烧了田野农场和房舍,军势之盛令沿途的部落望风而降,卡西维拉努斯曾经送信给肯特地区的四位首领,请他们进攻恺撒的滩头阵地以解围,但结果计划失败。卡图维拉尼的堡垒虽然依靠天然屏障修得相当坚固,但还是经不住恺撒的攻击,卡西维拉努斯率领残部从堡垒的另一端逃走,大批的人口和牲畜成了罗马人的战利品。
最终,穷途末路的卡西维拉努斯不得不投降,恺撒令他交出一些人质,并答应每年向罗马缴纳一笔贡金。同时,恺撒履行了对特里诺文特部落的承诺,帮助门杜布拉修斯成为了新的部落首领,并命令卡西维拉努斯不得伤害这个部落,于是特里诺文特成为了第一个受到罗马人保护的不列颠部落,随后恺撒将军队分两批撤回了高卢,第二次对不列颠尼亚的远征宣告结束。
鉴于高卢突然爆发叛乱,凯撒便接受了对方的顺从,在得到人质后返回了高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