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老爷子坐在沙发上问:
“小谦,你是怎么找到建平的?”
于谦:
“我认识一个朋友叫包胜利,他的儿子包宇航六岁的时候丢了,前年过年的时候他认识了唐老的孙媳妇秦雨柔。
秦雨柔画画很厉害,根据包宇航六岁的照片,画出了长大后的样子,包胜利把照片和画像拿到新京报,登寻人启事,没想到,包宇航看到了寻人启事,自己找到报社,他们一家才相认。
两个月以前我去了一趟俞市,求秦雨柔用小平的五岁照片画出现在的样子,她用了十天的时间画出来,她画出来以后给我邮到京市。
我把照片和画像在新京报登寻人启事,没想到建平看到寻人启事,给报社打电话并说了他的地址,我就请假去了云省的一个小山村,找到了建平,把他带回来了,”
于老爷子觉得不可思议:
“真有这么厉害的人?建平的画像在哪里?给我看看。”
于谦点头:
“真的,秦雨柔才二十岁,画技堪称一绝。”
说完于谦从包里拿出了一个盒子,他打开盒子拿出一张画纸,递给于老爷子,老爷子接过画像展开,画上的人跟于建平几乎一模一样。
于老爷子不住的点头:
“仅凭一张五岁照片就画出长大后的样子,这姑娘不简单啊!”
晚上于谦去王巧慧的单位接她下班,王巧慧看到丈夫惊讶道: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工作完成了?”
于谦笑着道:
“走吧,回爸妈那里,给你个大惊喜。”
王巧慧疑惑:
“什么惊喜呀?”
“走吧,到了你就知道了。”
两个人骑着自行车回到老宅,到了老宅以后,王巧慧走进客厅,看到沙发上坐着的年轻人,让她惊讶的是这个年轻人和于谦有六分相似。
于建平看见进来一个女人赶紧站起,局促地看着她,两人就这样对望,于谦拉住于建平对王巧慧说:
“巧慧,这是我们的儿子建平,我把建平找回来了。”
王巧慧的眼泪瞬间盈满眼眶,颤声道:
“谦哥,这真的是我的建平吗?”
“是我们的建平,”
王巧慧上前抱住于建平,嚎啕大哭,仿佛把她这些年对儿子的担心和想念都哭出来一样。
王巧慧哭够了,拉着于建平的手,听他讲述了这些年的遭遇,听到江家夫妻对他还不错,心里稍稍安慰些。
于老太太做了一桌子好菜,吃饭的时候四个人都给于建平夹菜,直到他实在吃不下去了,才停手。
吃完饭以后,王巧慧想带着于建平回去,于老太太不同意,最后于建平留在了老宅。
今年过年唐老爷子让唐浩轩和秦雨柔带着两个孩子回京市过年,唐浩轩提前拜托朋友买了两张二十八上午十点的火车卧铺票。
秦雨柔买好年礼,排骨,五花肉,两瓶酒,一包烟丝,三尺墨绿色细纹布,装在包里让秦洪宇回家时带给父母。
团团圆圆已经六个月,可以自己坐着了,团团趴在床上,两条小短腿总是一蹬一蹬的,慢慢向前挪动,圆圆就很懒,趴着就不动,勉强可以自己坐着。
二十八早上,秦雨柔收拾好孩子的衣物用品装在包里,多余的她就放到空间里。
给两个孩子穿上厚棉衣,两人一人抱着一个孩子,唐浩轩拎着包,锁好门坐上公交车,来到火车站,不久以后开始检票,上车以后,找到自己的铺位。
唐浩轩拜托朋友买的是两个下铺,秦雨柔把圆圆放到床上,这个小家伙看到这么新奇的东西,兴奋的,啊啊,叫着。
唐浩轩把团团也放到床上,她就镇定多了,她瞪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安静的四处看着。
左边的中铺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男人,上铺是个中年男人,右边的中铺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上铺是一个年轻姑娘,这两个人是母女。
他们看到这两个漂亮孩子,都忍不住上前摸一下,圆圆乐的咯咯直笑,团团皱起了小眉头,似乎不喜欢别人摸她。
秦雨柔一直给两个孩子喂稀释过的空间水,所以团团和圆圆从没有生过病,还精力旺盛。
火车徐徐开动,两个孩子望着窗外,似乎不知道为什么所有的东西都会动。
唐浩轩给两个孩子冲了一碗米粉,这个米粉是秦雨柔自己做的,给孩子当辅食。
唐浩轩小心的喂着孩子,团团吃东西很听话,让她吃她就吃,吃饱了就摇头,还不挑食。
圆圆就不行,吃东西很挑,有时候还闹脾气不吃饭,秦雨柔只好哄着他,唐浩轩经常抱着团团道:
“还是我的团团好,又乖又听话。”
两个孩子吃完了一碗米糊,大部分都被团团吃了,圆圆吃了几勺就不肯吃了,唐浩轩给他们用帕子擦干净嘴,让秦雨柔看着孩子,他去洗碗。
晚饭的时候,唐浩轩买了两份盒饭,一份鸡块炖土豆,一份回锅肉,秦雨柔吃了一份鸡块炖土豆。
吃饭的时候秦雨柔抬头看到个路过的女人,女人三十多岁,身材略显丰硕,脸庞圆润,修长的眉毛经过精心修剪,为她的面部增添了几分精致感,看着倒是和蔼可亲。
女人停下来跟秦雨柔搭话:
“这两个孩子真好看,妹子,这是你的孩子吗?”
秦雨柔点头,并没有说话,继续吃饭,女人见秦雨柔没有搭理她毫不在意自顾自地道:
“妹子你真有福气,看这两个孩子是双胞胎吧?长得多水灵。”
秦雨柔还是没有理她,她自我介绍:
“我叫杨艳,是京市纺织厂的人事部主任,这次出差去俞市纺织厂公干,我们京市纺织厂过完年要招一批女工。”
说完她望着秦雨柔,秦雨柔像是没听见一样,上铺的母女听到这个消息,赶紧从铺上下来。
妇女就拉着杨艳热情地道:
“妹子,一看你就是个有本事的,我叫徐兰花,这是我的女儿董静,今年十八岁,”
两人顺势就坐在了卧铺旁的小凳上,董静站在徐兰花的身后,一副乖巧听话的样子。
原来这对母女是来京市找徐兰花的舅舅,徐兰花想给女儿找一个家庭条件好的人家,但是总没有合适的。
徐兰花的母亲就说她的舅舅在京市机械厂上班,让徐兰花带着董静去京市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