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许镇庭哭诉自己被欺负,刘明之所以不仅不表示给他撑腰,反而还把许镇庭给数落了一顿。
就是因为革委已经没了。
而他也被调职进了商业局里。
看似是个在商业局上班的,眼前这些个科员是他的同事。
实则他更是个被安插在旁边监管的。
商品经济归商品经济,也是有红线的。
过了红线,那就是吱本经济,那是绝对违反体制的。
“刘副处好,哎哟,以前见过的啊。”吴满仓的同事雷东身材圆润又柔软。
以前那样被革委刁难,就好像没有的事儿一样。
这会儿已经油滑的跟人套近乎热络起来,打好所谓关系。
“副处好,热烈欢迎副处!”
“以后还得多多指导指教!”
办公室里的几个科员纷纷去跟刘明热情握手,吴满仓咽下嘴里的恶心,挤着笑也过去伸手跟他握手。
刘明唇角勾着居高临下的狡黠,眼珠子左右一环顾,便说道:
“你们的统筹单子拿来,给我过目一眼。”
“好叻好叻!”
几张各人负责的统筹单陆续递到刘明手里。
刘明表面检查工作,实则是在往心里记下这上头的名目,尤其是那些价钱高的。
龙芽是个啥子,不认识。
归类是蔬菜类别,居然统筹价都能去到20一斤。
松花石又是个啥,归类是矿石,统筹价竟然100块钱每斤。
野榛……
榛子他知道,野榛是哪样的?统筹一斤是10元。
大果榛又是哪样的?统筹是25一斤。
还有牛毛蕨、猴腿菜、紫龙爪、水蕨、荚果等等等等,统筹价钱在几元到十几元不等。
烘干松口蘑……200元一斤?!
他本以为东北就是个苦寒之地,贫瘠的很。
哪想这么一瞅统筹单子,原来东北的物产也是挺丰富的,只是他都不认识。
直到看到刘明那张单子,目光直接来到最后一页。
“哼哼,偃松仁,”原来老树村里值钱的东西是这个,刘明冷哼着抬眼看向吴满仓:
“统筹价居然要一百多块钱,这明显违反了商品经济规律,是吱本市场的产物。”
“取消这一项。”
听见这话,吴满仓的血压往脑壳里乱蹴溜。
刘明心想,反正我外甥在老树村,这偃松啥样儿他肯定知道。
你这里划掉,货就没出路了,就能流到我手里。
“咋不说话?”刘明瞅着神情复杂的吴满仓,居高临下的敲打一声。
“……嗯。”吴满仓咬着牙,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
又瞅见红松仁是20元一斤,寻思这东西比偃松仁价钱低这么多,但相对现在的物价来说依旧昂贵,兴许红松仁也能搞搞:
“红松仁也划掉。”
此刻,吴满仓的拳头也硬了。
旁人的单子没意见,就对自己的有意见。
摆明了是在针对我。
……
老树村里,连着下了好几天的雪终于消停了。
林默那天轰隆着偏三轮带村长出村去追许镇庭时,顺路从县里买回来了铺盖屋顶的铁皮。
这会儿,俩发小就跟猴子似的蹿在空落的屋顶上,将横梁两头稳稳的架卡在中间两端。
随后锤子一顿叮叮嘭嘭,斜坡样式的三角屋顶檩条,一条条的咚咚钉好。
苏木匠寻思,光是铺一层铁皮太简陋,难得村里有新盖的建筑,咋的也得整的大大方方、好赖气派一些。
于是铁皮铺上去钉好之后,本来这样就符合林默的要求了。
苏木匠又使唤林默多雇人一天,将铁皮一顿修剪,把边角处糊一层胶料,透风处都被糊的严严实实。
后又铺上厚厚一层稻草,稻草上头再拉一层防水的编织袋,然后再用檩条给钉固定。
最后才再最上层铺上特意烧的半圆瓦条,这么一来,下雨时的雨水就会顺着往下头流,不会攒在上头。
“礼堂”终于基本完工。
满意的苏木匠高高兴兴的回家打木桌和木凳去了。
林默跟累了几天的俩发小缩在自个儿家里,盘着腿坐在炕上,一边烤火,一边剥红松仁,一边唠嗑。
红松仁,剥一斤有两块手工钱,俩发小剥的那个高兴。
“往事冬天只能缩在被窝里,今年好啊,能一边缩着一边挣点儿银子。”苗青松很高兴。
能察觉到具体的变化,但意识不到这是因为大环境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林哥,你咋懂这么多呢,懂这么多,往时却不见你折腾,今年才开始捣腾。”阿旺也闲聊着拿林默打趣一嘴。
林默笑了笑。
今年之前捣腾等于找死。
幸好是回到了今年,要是回到了早几年时,那几年的苦日子光是想想都饿的慌。
再熬一遍那是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
村口处的村长家,久违的来了“客人”。
自从吴满仓考上大学离开村子以后,已经很少回来村里了。
这会儿在单位受了委屈,那口气咽又咽不下去,喘又喘不上来,更没法当面儿撕破脸。
毕竟铁饭碗不能丢,也不舍得丢。
只能以外出考察的由头离开单位,回村里散散心。
村里的境况在他看来几乎没变化。
十几年前啥样儿,眼前也差不多是啥样。
没变化就算了,甚至还感觉有些倒退。
老哥难得回村,村长热络的陪着在村里到处逛悠。
虽说是亲兄弟,但兄弟早就分家了,各过各的,比起小时候一起长大时,关系已经生份了不少。
“哟,这儿盖了个这么大的堂子呢。”
吴满仓很快就瞅见了刚落成的“大礼堂”,且还是用火砖摞的。
“这是林默家的。”
村长跟老哥说道说道林默的事儿,那些松仁就是他先捣腾出来的。
这个名字他已经听老弟说过几回了。
其实就算老弟不提,吴满仓也认识林默,毕竟他也是老树村的人。
他考上大学离开村子的时候,林默还是个五六岁的小屁孩儿,那时候还只能光着腚在村里乱跑。
没想到几乎一成不变的老树村,只有这小子的家里变化还挺大。
兴许跟林默聊聊,能给自己的仕途,开开思路?
于是他抬腿直接朝林默家走去。
“林哥,咱爹嫌养兔子挣钱慢,也不想跟往时似的,冬天只能缩炕上,你还有啥能折腾的好主意不?”苗青松一边剥松仁,一边问询一嘴。
“当然有,”林默爽快一声:
“冬天能搞搞温室棚子,种点儿值钱的菌子,比如滑子菇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