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尔木丁是维吾尔的风味食品,在馕坑里烤制而成,其色泽黄亮,味美可口。原料有面粉、新鲜肥羊肉、炼好的羊油、洋葱、鸡蛋、盐、孜然粉、胡椒粉等。
油塔子顾名思义,油塔子形状似塔,是维吾尔人喜爱的面油食品。一般做早点配合粉汤吃。塔了色油亮,面薄似纸,层次很多,油多而不腻,香软而不沾,老少皆宜。油塔子的制作不简单,需要一定的技艺。
奶疙瘩是哈萨克、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喜欢吃的一种食品。被称作库鲁特(干儿的意思),是奶子的结晶体。奶疙瘩有两种,一种是甜奶疙瘩,一种是酸奶疙瘩,可带油可不带油。
熏肉马肠子 新疆的草原广阔而美丽,草原上的马更是雄健四方。在新疆伊犁,哈萨克人民采用伊犁马来熏制马肉已有百年的历史,伊犁马饮天山雪原泉水,食高寒草甸的野生百草,有天马之称。食用伊犁马肉是最天然最有营养的保健食品了。
馕坑烤肉是极受各族人民欢迎的一种美食,它外脆里嫩,味美可口。其做法是,先把羊肉切成大约拳头大小的块,用鸡蛋、姜黄、胡椒粉、孜然粉、精盐、面粉、拌匀成糊,均匀地抹在肉块上,贴入馕坑内壁,烤半小进左右即成功了。
巴哈里,也有人将之写成巴哈利、巴哈力、或帕哈力、帕哈里、帕哈利的。这是一款逢年过节,新疆少数民族必定摆到餐桌上的精美点心.巴哈里原是俄罗斯族常食的一种点心,也有人称其为黑蛋糕。
米肠子用羊下水做的一道名馔。做法是将羊肺子和羊大肠洗净,将和好的面用水洗出面筋,呈糊状加油和盐,灌入面肺内,然后扎紧气管,放入水中煮两小时左右即成。米肠子是用切碎的羊肝、羊心、羊肠油、加胡椒粉、孜然粉、精盐拌入大米,用水煮,待半小时,在肠中扎眼使之漏气,煮一小时即熟。
用大米和杂碎来招待客人,被维吾尔人认为是对客人的一种尊重,原因是他们做的杂碎味道好,风味独特,做工讲究,富有营养。米肠子便是其中之一,是那边人每次去做客必点的一道菜,在这边很受欢迎。
新疆盛产牛羊,是我国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以食牛羊肉为主。牛羊肉风味小吃名类繁多自不待言,就是以羊的内脏作原料,也能烹制出鲜香异常的美味来。
米肠子与面肺子便是其中的代表。米肠子与面肺子,肠糯鲜,肺软嫩,羊肚、面筋有嚼劲,香喷可口,风味独特,不愧为新疆民族风味之佳品,也是他们待客所常用的一道美食,这道美食很受本地人的喜欢和欢迎。
路小满看着朋友发给她的这些图片和小吃,口水都流了出来,个个都想吃路小满可怜兮兮的看着自己的老公说:“好想吃,好想去”,傅景晟:“想去就去,我们这边订票,明天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