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一战,宋军五路人马陆续败退到总指挥张浚督战驻地——邠州(陕西彬州)。张浚召刘锡等将议事,说是议事,其实就是追责!一锅好粥烧成浆糊,张浚做梦也想不到!
张浚铁青着脸,站在邠州衙门大堂上,诸将垂头丧气立在堂下。死一般的寂静之后,张浚猛然喝问:“丧师辱国,耽误朝廷大事,谁的责任?”谁的责任?首当其冲当然是他张浚的责任,可无人敢说啊!
大家你望我、我望你,最后都看着环庆路经略使赵哲,都说,是环庆路的兵先逃!张浚立即命卫士,推赵哲出衙门斩首。
赵哲不服,挣扎着说他有勤王复辟的功劳,斩首需要皇帝下诏。张浚闻言,心头火起,亲手抢过卫士手中的铁挝,劈在赵哲嘴上,赵哲立即血流满面,随后被卫士拥出斩首示众。张浚也是位狠角色!
张浚又撤了前敌指挥刘锡熙河路经略使的职,贬为海州团练副使,安置合州。随后命各将回本路,自率帐下军卒退守秦州(甘肃天水),上书朝廷待罪,赵构接到张浚损失惨重的战报,难过得心头滴血,但还不能发作,只得下诏好言劝慰。
再说“彭原店之战”后的秋七月,“富平之战”前,张浚曾征询过曲端的意见,曲端道:“陕西平原之地,敌人便于骑兵冲突。金人军势正猛,我军难于争锋,应该厉兵秣马,固守疆土,欲和金军大决战,等十年再说吧!”
曲端的建议十分中肯,但最后一句话要张浚“等十年”,实在有看张浚不起的成分,太伤人了,有话好好说嘛!前头你不听指挥、不救陕州,我没追究你责任呢?张浚心中小宇宙爆发,以“彭原店之战”失败为由,将曲端的“威武大将军”、“宣抚处置司都统制”的职务免了,将他贬为海州团练副使,安置在万州(重庆万州)。
因此“富平之战”时,张浚让心腹大将刘锡做都统制,可刘锡能力有限,最后导致失败。
“富平之战”后,张浚对手下各将检索了一下,觉得还是无人比得上曲端,打算重新起用他。但重新起用总得找理由,总不至于说前面免他的职做错了,那不是啪啪打自己的脸么,他这个堂堂“宣抚处置使”的威信何在?
但张浚有办法。公元1130年底,张浚下令,因富平之战,泾原路军队出力最多,大军退却之后,又最先集结起来,都是由于以前的统帅曲端训练有方,起复曲端为左武大夫,居住兴州(陕西略阳)。
公元1131年正月,张浚又奏请恢复曲端任荣州刺史,提举江州太平观,迁徙到阆州。这时张浚将宣抚司从兴州移到阆州,准备重新重用曲端。
吴玠同曲端有私怨,劝张浚说,如曲端再被任用,必然对张公不利。而此时曲端的老对手王庶,在张浚手下任“利夔制置使”,节制陕西军,他差点被曲端宰杀,更不希望曲端重新得势,也从中挑拨,王庶道:“宣抚万不可用曲端,富平之战,宣抚和曲端约赌胜负,今日宣抚以何面目见曲端?曲端这人得志,就算是宣抚也敢斩啊,用他不得!”
张浚也担心曲端难以制服,采纳了他们意见。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何况曲端在川陕的威信很高,只要他在世,吴玠、王庶便寝食难安,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从地球上消失,于是,吴玠、王庶两人联手,采取了进一步行动。
有次,吴玠向张浚汇报完工作后,在手中写了四个字“曲端谋反”给张浚看,张浚不以为然,接着王庶又出马了。王庶对张浚说,曲端曾做诗题在柱子上:“不向关中兴事业,却来江上泛渔舟。”这不是在指责皇上吗?张浚这次相信了,将曲端送到恭州(重庆)审讯。
恭州属夔州路管辖,夔州路“提点刑狱”是康随,康随曾经忤逆曲端,曲端鞭打过他的脊背,康随对他恨之入骨。
曲端一听说进恭州,仰天大叫道:“我这回死定了!”连喊几声“天”。曲端有坐骑名“铁象”,一日能奔驰四百里,曲端痛惜之余,又连呼几声“铁象可惜”。
公元1131年八月,曲端被抓捕入狱。
曲端落入康随之手,能有好果子吃?康随审讯时,命令官吏把曲端捆绑起来,堵住他的嘴,用火烧烤他。曲端口渴请求饮水,狱卒却给他酒,饮酒后七窍流血而死,年仅四十一岁。
陕西文人武将听曲端冤死,无不惋惜,士兵和民众也都惆怅不满,有不少人叛逃。几年后,张浚得罪朝廷,朝廷才想起曲端,追封他为宣州观察使,谥号“壮愍”。
曲端有将帅的谋略,假如能让他尽展自己的才能,前程不可限量。就“富平之战”,如果让他指挥,结果很可能不会这样狼狈。但是曲端刚愎自用,恃才傲物,没有大局观,野心勃勃,张浚杀他,虽不恰当,曲端也是自取其祸!
佐料:《宋稗类钞》卷一载:曲端为泾原路经略司统制时,有位叔叔在他手下做偏将,战败论罪该斩,曲端毫不留情,将叔叔斩首示众。之后,曲端又亲自为叔叔发丧,作祭文道:“呜呼,斩副将者,泾原路统制也;祭叔者,侄曲端也,尚飨!”众军畏服万分!
曲端治军极严,张浚入宣抚川陕后,曾巡视曲端的军队,曲端全副武装,手持兵器,用军礼和张浚相见,张浚入军营,见阒无一人,不禁奇怪。对曲端说要对军卒点卯。曲端将五军的名册进呈,张浚随手点了五军中的其中一部,曲端将一飞鸽放出,所点之军片刻聚集而来,张浚愕然。既而又提出要全部巡查五军,曲端命人将五鸽放出,顷刻之间,五军汇集军营,铠甲粲然,旗帜鲜明,张浚赞叹不已!所以说,曲端军事才能确实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