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汪洋大海,一支舰队正在驶向瀛州方向。

指挥室里,朱常瀛放下手中书籍,暗道又特酿涨了见识。

这几天他读了两本书,《大越史记全书》、《大越史记续篇》。

《大越史记全书》,百五十年前所着,记述上古至黎朝前期历史,其中一篇外传特别牛bI,讲述的是交趾起源。

炎帝神农氏三世孙南巡五领,迎娶仙女,生泾阳王。泾阳王之兄帝宜统北方,为北帝,泾阳王统南方,为南帝。后泾阳王娶洞庭龙女,生貊龙君。貊龙君娶北帝帝宜孙女,一胎生百子,是为百粤。长子为交趾,是为百粤之首,所以安南人都是炎帝血脉,华夏正统。

完美,一套逻辑闭环了。

读了这篇外传,也就理解为毛交趾人总是对广东广西念念不忘了,原来洞庭湖以西都是人家的。

泾阳王、龙女.....朱常瀛就感觉特别耳熟,忽的想起,这不是《柳毅传》里的角色么,此书乃是传自唐朝的话本,至今传唱不衰。

不管怎么移花接木吧,既然自认我华夏分支,就值得仔细研究一下。

不数日,舰队停靠屏东港。

迎接仪式很隆重,王府女眷、长史府、六曹、议政会、督谏院、卫指挥使司......该来的都来了,不该来的也来了,只是气氛有些诡异,幽怨更多于期盼。

朱常瀛很不以为然,没了谁地球都照样转。这么久没回来,屏东的市政又有变样,看着也蛮好。

王妃沈璧姝、夫人程茹卓、不知道是个什么身份的艾玛,三个女人,白白嫩嫩,风采卓然,贵妇气质接近满级。

事实证明,气质同长相关系不大,这玩意要靠养。

毕懋康、赵士祯、徐光启、袁可立、孙元化,瀛州五大柱石聚齐,偌大的瀛州,他们才是真正的权力中心。

几个人的眼神比之女人还要幽怨,若不是碍于身份,恐怕早就开始骂娘了。不,或许心里正在骂娘呢。

各自寒暄几句,又有一批特殊客人被孙元化带到朱常瀛近前见礼,乌泱泱足有几十人。

这些人长相各异,服饰各有不同,搭眼便知都是南洋土着。就也没时间一一介绍,朱常瀛只是礼貌性的微笑招手,随后钻入马车。

鸣锣开道,车轮滚滚,马车在直道上缓缓行驶,两侧尽是喧嚣。

沈王妃盯着自家男人仔细看过,心疼道,“这才半年,人怎的这般黑的。”

朱常瀛一把抱过小媳妇,脸贴着脸小声道,“脸上都是煤渣,不信你摸摸。”

小媳妇吐气如兰,方要说话就被朱常瀛堵了回去,耳鬓厮磨,卿卿我我,腻歪了好一会儿,两人才勉强克制住在车厢里大干一场的冲动,依偎着说话。

家事国事什么都有。

皇祖母来了几封书信催生,老太太吃斋念佛,清心寡欲,身体依旧硬朗。

太子妃于两月前薨逝,至今也没有发丧,原因是皇帝老子不同意以太子妃之礼殡葬。可怜的大嫂,本是极开朗阳光的小家碧玉,只是心思太过单纯,那座皇宫就是个大粪锅,熬不出好油来。话说皇帝老子也不是个东西,人都死了也不忘玩弄小心思。

瀛州黄金矿业上半年收益运抵屏东,转手就送去京城,孝敬给皇帝老子一千两。

朱常瀛嘀嘀咕咕表达不满,前脚还在暗骂皇帝老子不是个东西,这马上就被小媳妇打脸。就没有办法啊,想要自由自在,就要使劲的舔。

一路无话不谈,入府家宴,当晚朱常瀛便在王妃房中睡下。

久别胜新婚,两人自然好生探讨了一下人生。

转过天,小沈妃便将自家男人推出卧房,送进书房。书房里文件堆积如山,但分门别类,整理的井井有条。

临出发前,朱常瀛将签字盖章这份机械性工作交给了小沈妃。嘱咐她只管闭着眼睛用印就是,想看就看几眼,不看也没关系,等他回来一并再瞧过。

作为至高领导,这份签字生效的权力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假手他人的,他不在家也就只能老婆代劳。至于说闭着眼睛签字,那就是闹着玩的,免得女人紧张反倒误事。

“你不在家的这段时间,共计批准了291份提案,臣妾都分类整理好了,殿下还是赶紧过目吧。”

小沈妃略带幽怨的说道,“妾身就实说了吧,每批阅一份提案我这心就悬空一分,如今这心都提到嗓子眼了。你若再不回来,我真是要哭死的。”

朱常瀛随意翻看着,微微一笑,“怎么了,怕犯错?”

沈妃没奈何道,“殿下,这都是军国大事,臣妾虽是小女儿,也知道兹事体大,不能乱来的,哪有闭着眼睛批阅的。而且......而且后宫不能干涉国政,这是祖训,传出去会让外间议论的。”

朱常瀛拿过一本提案,这是彰化府议政会的提案,大抵的意思是说乌溪每到雨季便会泛滥成灾,两岸有大量滩涂肥沃却无法耕种,故此提议勘查地形,修筑堤坝,逐步改滩涂为沃野。

“你看,这是彰化府议政会的印章,这是瀛州议政会的印章,长史府对此也无异议,那么你批同我批又有什么区别呢。何况批下去,长史府下发水利司勘查,这事没有半年便连个详细方案都拿不出来。水利司勘查之后,核算人工费用,又要提交瀛州议政会审核。算来,明年的这个时候能动工就不错了。”

朱常瀛语重心长的说道,“似这种具体事项,必须群策群力才能完成,而非一个或者几个人一拍脑袋就能做下去的。瀛州越来越大了,我们只能管人管制度,至于具体事项的成败,就交给负责执行的人。所以你没必要怕的,我们落印,只是代表权力,而非是所有的责任都在我。不然你家相公为何要心费力设计这套制度呢,就是为了分责啊。至于你说的后宫不能涉政,这都是骗傻子的,昔太祖皇帝南征北讨,家里谁说的算?成祖爷靖难,北京的定海神针是谁?就说皇祖母,父皇十岁登基,朝中的事不还是需要皇祖母点头么。再说眼前的,郑贵妃难道就没有干政么?胡搅蛮缠,讨巧卖乖,把个朱老三留在京城,死活不去就藩,弄的举朝官员不理政务,结党争储,君臣失和,虚耗国力。阿殊,即入了皇家大门,便与国事便脱不开关系,绝没有置身事外的道理,而我又是个耐不住寂寞的性子,也是委屈了你。”

一番话,把个小沈妃听的小脑袋晕晕,虽然半懂不懂,但就感觉很有道理的样子。此刻也忘记了抱怨,招呼女使上过茶水点心,陪着朱常瀛翻阅提案书信等等。

其实吧,朱常瀛没有实话实说,真正的家国大事自然不可能放手,也不可能交给一个小姑娘稀里糊涂的做主。

澎湖、厦门、香山澳都可以处理公事,只是传递公文耗费时间多寡而已。也就在下龙湾这段时日怠慢些许政务,其实也没有怠慢,朱常瀛把权力临时下放了,赵士桢等五人组成一个决策圈子,票决论事。有了这层机制,就能保证他出去浪时,瀛州能够正常运转。至于签字盖章,则仅仅是一种形式,走流程罢了。

瀛州内部有没有权力斗争,自然是有的,但激烈的外部扩张将大部分内部矛盾消化了,暂时还形不成风浪,这也是朱常瀛可以安心去浪的底气。

时间飞快,转眼将近晌午,朱常瀛也翻看的差不多了。

这也不是他怠慢,偷懒也是需要本事的,排除法就对了,比如说有没有非正常项目上马, 包括并不限于搞什么祥瑞、贞洁牌坊、选秀、风水、生祠之类的辣眼提案。

千万不要小看了那些所谓乡老议员的下限,吃饱喝足之后干正事的少,绝大部分都将精力消耗在那些有的没的扯淡事务上。

嗯,就还有那些想方设法来舔朱常瀛沟子的。

朱常瀛就发现有份提案特别搞人,这厮提议瀛州要弄个新节日,名称都有了,千寿节。皇帝老子的生辰为万寿节,皇帝儿子的生辰为千寿节好像也不过分?怪就怪在这份提案居然经县议政会一路畅通至王府,而自家娘们居然还挺高兴。批语:极好!

朱常瀛批语:能活千年的是王八,孤不做王八,谁爱做谁去做!

小沈妃脸色羞红,闷头不语。

朱常瀛解释道,“首先这个提案的家伙居心不良,想要借由拍马屁上位。其次,这个千寿节一旦办起来,各地势必要筹备各种活动,那么钱从哪里来呢?各部门都会拿出一笔款项,民间也会摊派筹款。阿殊,你仔细想想,少部分人借机敛财的同时,还能博取我的好感,但于绝大部分百姓呢,除了多一份负担,他们能得到什么呢?百姓的心里都有一杆秤,谁能令他们吃饱穿暖安居乐业,他们就拥护谁,谁总想从他们兜里抢钱,让他们忍饥受冻卖儿卖女,他们就恨谁。总而言之,我瀛王府该收的钱一分不能少,那就是税收,舍此之外,我瀛王府也一分不能多拿,哪怕是一根针一条线也不行!”

小沈妃委屈道,“妾身原想着这是我瀛州百姓的一片拳拳之心,议政会、长史府又无人反对,举州同庆也是一件乐事,却没有想到背后还有这许多故事,是臣妾考虑不周。”

朱常瀛将小沈妃抱在怀里,轻拍后背,轻声安抚。

“无人反对可也无人赞同,几位老先生在等我自己出来否决呢,由臣子跳出来反对,于王府面上就很不好看。这也不是你的错,所谓阅历都是慢慢积累起来的。”

说着,午饭送来,两人在书房就餐,小沈妃只吃了几口便返回内宅,不是回家绣花,而是有约,据说是要亲自教授南洋贵女宫廷礼仪......

仅仅打了个盹,瀛州五大臣便来了。

书房里围坐,袁可立便连珠炮一般把朱常瀛数落一顿。这也是惯例,朱老七每次回来总要遭受一次饱和攻击,只是老三位这次没有做声,而是把这项重大使命交给了新入伙的袁可立。

朱常瀛态度端正,表情诚恳,认错一点也不含糊。

等几位先生消了火气,朱常瀛把下龙湾一行、安南国情以及分而治之的策略简略陈述,临了,还不忘把两本安南国所谓史书交给袁可立。

“几位有空时都翻看翻看,这安南国虽小,但却野心膨胀,妄想两广、巴蜀、云南都是其先祖之地,而对秦以后中原之国,更是极尽抹黑,几乎把我中原人描绘为凶残嗜杀,生吃人肉的蛮夷。倘若这等胡说八道被安南上下所认同,那么南部边疆能太平才是怪事。”

袁可立翻看几页,将书转交毕懋康,若有所思问道,“我军占据下龙湾,殿下是否有意以此为跳板并吞安南?”

“没有,小惩大戒,使之不敢挑衅我大明而已。”

“当真?”

朱常瀛淡淡一笑,“孤为何要并吞安南?安南地狭人稠,败之不难,难在收取人心,这个道理孤还是懂的。何况安南毗邻大明,没有父皇点头,如何能掀起大战呢。”

“如此就好。”袁可立松下一口气,“老夫粗通安南历史,自秦至唐,交趾虽为汉土,但降而复叛,叛而又降,反复无常,盖因为其地偏远,山川阻隔,同我中原少有来往所至,得其地而不能治其民,徒劳无益。自宋始,陈朝在交趾自立,昔日蒙元三攻陈朝,终未能得逞。永乐年,我大明以治乱之名入安南,设交趾布政使司,开府设县,但终不得治民之法,同样功败垂成。前车种种,足见安南人凶狠桀骜性格,并非可轻易征服之。如今我瀛州方兴未艾,瀛州人口尚且空虚,南洋之土更需大量人口,此刻与之争,虚耗国力,得不偿失。”

“是啊,是啊。”毕懋康紧接着说道,“婆罗洲、西里伯屡有叛乱,我陆军主力皆被牵制在两地,瀛州本岛新兵未成,实在不宜贸然掀起大战。”

“孤暂时绝没有攻取安南之意,不过下龙湾绝不能放弃,这是肢解安南的一步重要棋子。此事我自有调度,不影响南洋大计,更不会增加瀛州百姓负担,几位先生都把心放在肚子里。”

见朱常瀛这样说,几位也不再多问,而是把关注点转移至内政上,俗称汇报工作。

瀛州本岛人口突破60万大关,暴增11万。

原因也是简单,当万历39年取消各项优免措施的消息通过内部渠道扩散之后,原本尚在观望的人都急了,拼了命的动员家眷亲族赶快来捡最后一波便宜。

瀛州移民官张贴一万张告示,也不及百姓口口相传。

最大的困难在于运力,北洋商行将大量船只投入内贸,没有瀛王府点头,赔本的买卖不做,移民司本身运力又有限,导致一票难求。

当官府力量不足以支撑时,自然有力量补充进来。据几位老倌言说,有几位大船东在澎湖筹措船只,竟专门做起了移民生意。

从福建三市舶司至澎湖,二至三两白银一位,你还别嫌贵,排队等着。从天津至澎湖,票价高达七两,同样供不应求。生意太过火爆,以至于许多大型渔船也加入其中,往返于福建澎湖。

当这种现象发生时,移民司上下直接懵逼,就感觉自己往日的努力都日了狗,一向赔钱的衙门,日后是不是也可以创收了?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大秦:我杀敌就能变强在中世纪当生活玩家断绝关系后,偏心王府悔不当初沧桑百年第一部尘途雕弓落流氓县令:抢个女帝回家过年一觉醒来变赘婿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军旅生活赘婿重生,我以棋子弈苍生最后一个道士Ⅱ战国野心家迪迦之重生怪兽春秋鲁国风云陪葬傻驸马,竟是绝代军神为嬴政打穿蓬莱,打造仙秦帝国兵锋王座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特种荣耀:最强天赋系统太子监国:我的权利比皇帝大!秦昊是什么小说夜君太子镇西王:天下霸业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开局盘点永乐大帝,诸皇震惊曲速引擎爆炸,称霸地球副本我刚登基称帝,她就说我是昏君大唐扫把星牧纨修仙者降临,我开启了仙秦重工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千金令,魔王的小俏妻重生范进,我要做状元他能气死周瑜,你管这叫莽夫?游行在古代我是大明瓦罐鸡从唐开始的克苏鲁三国突将扼元汉末少帝钢刀连皇权王座神医傻妃穿越明朝,国公做了三百年谍云重重大唐闲散王爷枪械主宰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血嫁,神秘邪君的温柔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皇明朱慈炲满朝奸佞,你让我做千古贤相道光一统寰宇快穿之教主难追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