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夜幕低垂,凉风送爽,持续了一天的酷热暑气渐渐消失,关中开始变得凉爽。

卫王府会客堂内燃起一个火炉,炉膛烧得通红,炉子陶壶咕噜作响喷着白汽。杨集起身将铜壶提下,行云流水一般洗杯、洗茶、沏茶、分茶,举手投足之间一股浓郁的儒雅之气扑面而来,使他看来比饱学儒士更显儒雅风范,哪像是一名能征惯战、百战百胜的杀神?

坐在他对面的李渊叹为观止:“大王尽得茶道之神髓,佩服佩服。”

“唐公过誉了,不过是附庸风雅而已。”杨集抬手示意茶水已可饮用。他已经看出李渊推荐李孝恭之意,但是由于两家关系只是处在‘陌生之上熟悉未到’的阶段,所以李渊不太好意思开口。不过于他而言,却是求之不得之事。

当然了,杨集并不是爱惜李孝恭之才,而是他和杨广为了分化、离间关陇贵族三大派系,正在努力营造出一种独孤派和窦派背叛元派的态势;而李渊既是李家之主,又是独孤家外甥、窦氏女婿,要是杨集录用李渊主动送上门来的侄子,一定能够进一步加深元家的猜疑。

他端起茶杯浅饮一口、放下茶杯,又见李氏叔侄拘谨的按照自己的方式而为,顿时有些好笑的向李渊下首的李孝恭说道:“李公子,我也听说你武艺高强、有情有义,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是一名出类拔萃、前途无限的俊杰。”

“多谢大王褒奖。”李孝恭只是比杨集小几岁,然而杨集是大隋亲王、尚书令、战功赫赫的军神战神,而他只是小小的旅帅。身份地位和功绩上的差距,让他自然而然的忽略了年龄上的差距,此时听了杨集给他这么高的评价,令他倍觉荣幸、心绪激荡。

杨集为了方便进入下一个话题,随口向李渊问道:“唐公可知圣人为何兵分三路?为何让我担任东路军主帅?”

李渊虽然知道事关军情和核心机密,可很多事情早已是公开的秘密,而他所担任的殿内少监是天子近臣,如果说他不知道,只怕身边的李孝恭都觉得很假,加上此刻又有求于人,自然不能装聋作哑了。他为了体现出自己的诚意,于是向杨集欠了欠身,很是干脆的说道:“据说高元令大量士兵化作土匪流寇,不断袭扰我大隋漠州郡、和辽东郡,而漠州大都护宇文述、辽东太守燕询兵微将寡,又被数十万敌军主力牵制住,故而无力清剿所谓的土匪流寇。”

他看了杨集一眼,沉声作下定论:“若我所料不错,圣人此番分兵、任命大王为东中军主帅,皆与辽东局势有关。”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yuanapp 】

“正是如此!”杨集转而目视李孝恭,缓缓的说道:“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理当驰骋疆场、保家卫国。如今胡虏肆虐辽东、害我大隋军民;你不但是名将后裔,而且还学了一身文武艺,若是龟缩在‘三卫五府’碌碌无为、蹉跎岁月,着实是可惜之极。”

听了铿锵有力的话,李孝恭只觉得心绪激荡,连忙拱手解释道:“大王,非是卑职贪生畏死、蹉跎岁月;而是卑职有心报国,却苦无报国之门。”

李渊见到侄子激动之下,口不择言,生恐杨集有所误会,连忙在一旁补救:“大王,孝恭原也有外出从军、驰骋沙场之意,但我们这些做长辈的,一是担心他年少无知,误了国事;二是他刚进入禁军勋一府担任旅帅,若是就此辞职,难免落下朝三暮四、心志不坚的恶名,这于日后的仕途十分不利。数日前,孝恭听闻高句丽犯我大隋边疆,便又有了报国之心,我等见他此志甚坚、年纪稍长、已在勋一府任满一年,只好应了下来。”

李渊知道杨集肯定猜出他们叔侄的来意了,若是遮遮掩掩反而不美,于是坦诚的说道:“实不相瞒,我们叔侄此来,就是希望他能在大王麾下为国效力,万望大王成全。”

“李公子有此志向,我自无不允之理。”杨集点了点头,向李孝恭说道:“如果李公子吃得行军之苦、敢打敢拼,自可随行。”

“多谢大王成全!”李孝恭本来就想投在杨集帐下为国效力,家主又打算让他作为两家联络的纽带,故而便跟了过来,此时得到杨集允准,顿时大喜过望的起身道谢。

杨集笑着说道:“李公子,我有一个建议,望你好生斟酌。”

李孝恭拱手道:“请大王示下!”

杨集见李渊也在认真倾听,便说道:“此行能否立功,现在谁也说不准。所以我建议李公子向所在勋府告假,然后再以勋一府旅帅的身份随军出征,用不着辞职。”

李孝恭听得心下一凛,大隋的军职越来越难获得了,若他因为辞职而失去军职,前方却又挣不到军功,那就两头落空了,忙道:“多谢大王良言相告,卑职谨记在心。”

对于杨集此番话,李渊亦是暗自点头、深以为然,只是这么一来,诚意似乎不太够,自己既不好继续进行下一个话题,也不能冒冒失失的询问杨集对元家的态度;不过好在李孝恭成功的进入了杨集为首的体系之内,他日再通过李孝恭之口试探亦是不迟。

李渊的目的达成一半,而杨集的目的,却是已然全部达成了,他掠过此事,提起分茶茶壶分别给三人添好茶,而在放下茶壶之时,手微微顿了顿,然后他才迅速的放下茶壶,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他忽然想到什么话题似的,完成了这个动作之后,马上抬眸看向李渊,并且以一种轻松的口吻说道:“高句丽在开皇年间向我大隋俯首称臣、奉我大隋为主;按理说,高元既然是我大隋之臣,理应像启民可汗那样每年都入京朝觐、接受圣人封赏和训示,可他非但没有,反而以对等的关系与圣人会盟于辽东,同时还在边境陈兵数十万,可见其入侵大隋、占领中原领土的野心始终没有消失”

李渊叹了一口气,顺着杨集的话题说道:“大王说得对,大隋的国力军力远超当年,便是东西突厥都望风而逃,而高句丽原本是个小国,不久前又被大王狠狠地收拾了一次、使其损失了十多万大军,以高句丽今天的羸弱之身,根本没有资格与我大隋匹敌,然而高元却在边境部署大军,摆出一副大决战的架势。所以我很赞同大王之说,其‘占领中原领土的野心始终没有消失’。我大隋不可不防、不可大意!”

“不错!”杨集颔首道:“我与圣人也谈过此事,圣人对高句丽也深以为忧,不过以我大隋之国力、战力,却是不惧任何一个异族,唯一让人担忧的,就是我大隋老将逐渐凋零,老将之后也大多弃武习文,若是长此下去,我大隋将无几名可战之将。”

李渊默然点头,杨集所说之言其实是每个王朝都难以避免之事,乱世时期的各路诸侯想要一统天下、成为独一无二的天下霸主,每个人都重视能征善战的武将,可是天下一旦太平,曾经叱吒风云的将军们只能无所事事的赋闲在家;而将门子弟因为无仗可打,只能依仗长辈功绩在朝中混个闲职,之后,他们同时因为无功可立,很难升迁。到了第三代,将门子弟因为天下太平、朝廷用不到武将,索性就弃武修文了

将门尚且因为无战事、难升迁而改变,其他人见了,自然不会辛辛苦苦的学习武艺和兵法了,如此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无将可用的局面。

就在中原王朝军事体系进入青黄不接的窘境之时,而周边异族却因为弱肉强食、强者为尊的生存环境,使他们的将军和士兵在不断的征战中得以强大,最终造成了敌盛我衰、外寇入侵的局面。

杨集看了陷入深思的李渊一眼,状似不经意的说道:“李家是将门世家,我想问一问,李家现在还有多少人在军中从军?”

李渊虽然极有城府,可他终究不是史上的太原留守、大丞相、武德帝,也没有天下大乱的时势给他蜕变,当他被从头到尾的被杨集渲染到这个地步的时候,已经没有戒备之心了,仅仅只是梳理了一下,便苦笑着说道:“李家实力低微,没落严重,从军的李氏嫡系族人只有十余人,先父故旧约有三十余人,如果算上祖父部将后裔的话,顶多只有百余人,而这个数目,只有祖父时期的一成。”

李渊是局中人,没有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机密,而下首的李孝恭却是旁观者,李渊这番话让他听得惊骇至极:先帝和圣人之所以敌视关陇贵族,原因就在于各大门阀掌控了大隋军权、原因就在于各大门阀部署在暗处的军事人才,这也是关陇贵族安身立命之本,然而叔父竟然把李家的家底都说了个精光。杨集作为圣人的堂弟、代表,他与圣人利益一致,若是针而对之、细细考校,李家必定被被连根拔起。

念及于此,他立刻拿起桌上茶杯,轻抿一口之后,轻轻扣击了几下,向李渊发出了李家嫡系特有的暗号,希望他能寰转回来。然而李渊因为家族的没落,正陷入一种沉痛悲哀、深深自责的情绪之中,加上他又坐在李孝恭上首,眼角余光并没有察觉到侄子的发出的暗号。

他默然了一会儿,接着又缓缓的说道:“像独孤家、窦家、元家这种枝繁叶茂的大家族,情况则是稍微好一些,他们嫡庶子弟和近亲子弟大抵有三五十人左右,故旧和家奴出身的将领当有五六百;不过他们弃武修文的思想也很严重,所以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些中低层将领。”

听了这些恐怖的数据,杨集暗自抽了一口冷气。回头再看看他们人丁不兴的老杨家,着实是不足道哉、情况不妙啊!

所以说杨广那看似奇葩的多生优生之见、帮他纳妾之举,并非是在玩闹,而是深谋远虑的英明之举。而自己虽然是个不好色、讨厌美色的正人君子,可是为了大隋王朝的长治久安、为了杨家后继有人,以后也只能牺牲自我了。

日后纳多少小妾姑且不论,生出来的子嗣的数量也不能和周文王姬昌、中山靖王刘胜媲美,但是无论怎么说,也要超越陈宣帝陈顼、陈后主、李渊、死掉的老二才行。否则,他杨集便是历史罪人、民族罪人、家族罪人了。

未免李渊省悟过来,杨集立刻定下了心神,然后语气沉重的说道:“所以说,我大隋王朝理应将文武并重、尚武之风继承下去,此外,还要学一学异族,时不时去打几场大战,否则的话,迟早无将可用。”

“大王深谋远虑,李渊佩服。”李渊见到门外天色已暗,便起身告辞。

杨集点了点头,没有多言,等他们叔侄离开,便走去了后宅,望着迎上的萧颖,一本正经的说道:“娘子,我今晚要当新郎,你随便给我安排几个。”

萧颖目瞪口呆,她怀疑自己听错了,也怀疑杨集脑子有病,忽然之间竟然要当新郎,而且还随便安排几个?

“怎么了?”杨集瞥了她一眼,说道:“如果实在找不到,你上,更好!”

萧颖心头剧震,小心翼翼的看了杨集一眼,担心的问道:“郎君,你没事儿吧?”

“没事儿,我就是受刺激了!咱们抓紧时间,还能造个孩子。”说着,杨集把萧颖怀中的儿子抢了过来,递给了旁边的秋水,抱起萧颖就往屋子里跑。

“……”等萧颖回过神,已床上了。

“叔父,您刚刚说错话了。”刚刚登上马车,李孝恭就迫不及待的向李渊说道。

李渊愣了一下,皱眉道:“我说错什么话了?”

“叔父,您把我们的底蕴都说了。”李孝恭将之前的事说了一遍。

李渊惊出一身冷汗,怒道:“那你为何不提醒?”

李孝恭还很年轻,又因为焦急、惊慌的缘故,所以说话的语气难免有些冲,他看了坐在对面的李渊一眼,像是质问一般的说道:“你提醒您了,可是您视而不见。这下子好了吧,我看您怎么补救?”

李渊给斥得脸上有些挂不住了,恼羞成怒的斥道:“大人的思绪、大人的智谋,你懂个屁。”

李孝恭怔了怔,又惊又的喜赶紧问道:“莫非叔父另有计较?”

“那是当然!”李渊都快愁坏了,不过脸上的表情却没有丝毫变化。

李孝恭松了口气,接着又问:“但不知是何计较?”

李渊他冷哼一声道:“事关机密,无可奉告!”

李孝恭:“……”

回到唐国公府,李渊一熘烟找到了窦氏:“娘子,孝恭那小子涉事未深,不知人心险恶,在杨集蛊惑之下,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你看有没有办法挽回?”

窦氏连忙问道:“说了什么?”

李渊将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最后道:“你看、你看,这下子好了,咱们家的底蕴都暴露出去了。”

“不是还有独孤家和窦家、元家在顶着吗?若是卫王和圣人当真要对付,那也是那三大家族,之后是于、李等家。我们只是微不足道的小家族,还远远轮不到我们。”窦氏看了丈夫一眼,接着说道:“卫王与元家有宿怨,孝恭无意之间,将我们不好说却想说的话都说,当重赏。”

李渊愣了一下,说道:“这个,其实是我、是我大惊小怪了?”

“不然呢?”窦氏反问了一句,接着说道:“接着,再把私钱桉这把火烧起来、烧得旺旺的。”

“喏!”李渊应了一声,又匆匆忙忙的跑了出去。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大秦:我杀敌就能变强在中世纪当生活玩家断绝关系后,偏心王府悔不当初织明沧桑百年第一部尘途雕弓落流氓县令:抢个女帝回家过年一觉醒来变赘婿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军旅生活赘婿重生,我以棋子弈苍生最后一个道士Ⅱ战国野心家迪迦之重生怪兽春秋鲁国风云陪葬傻驸马,竟是绝代军神为嬴政打穿蓬莱,打造仙秦帝国兵锋王座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特种荣耀:最强天赋系统太子监国:我的权利比皇帝大!秦昊是什么小说夜君太子镇西王:天下霸业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开局盘点永乐大帝,诸皇震惊曲速引擎爆炸,称霸地球副本我刚登基称帝,她就说我是昏君大唐扫把星牧纨修仙者降临,我开启了仙秦重工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千金令,魔王的小俏妻重生范进,我要做状元他能气死周瑜,你管这叫莽夫?游行在古代我是大明瓦罐鸡从唐开始的克苏鲁三国突将扼元汉末少帝钢刀连皇权王座神医傻妃穿越明朝,国公做了三百年谍云重重大唐闲散王爷枪械主宰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皇明朱慈炲满朝奸佞,你让我做千古贤相道光一统寰宇快穿之教主难追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