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数日,阮府诸人都躲在家里闭门不出,不好意思出去。“亲嘴救人”的余波久久不息,事件中的女主角,连同她身后的阮门上下,都被推到了长安舆论的风口浪尖,被无数的嘴巴舌头嚼来嚼去,连出门去买菜的厨娘,都有人拦住打听消息,关于三小姐的模样性情兴趣爱好……恨不能连她小时候尿过几次床都要打听出来。这一群无聊的闲人,简直是唐代的狗仔队,好性子的厨娘最后都被惹烦了,砸了他们几个鸡蛋方才脱身。
阮若龙无处可去,闲着也是闲着,干脆跑来取笑他的三妹妹:“今日长安城中,无有人声名能出阮家三小姐其右者。”他起初听闻阮若弱“亲嘴救人”的骇世行径,也是惊愕地半晌无言,但回过神来后,却说了一句:“三妹妹真乃女中丈夫。”竟似大有褒奖之意,让阮若弱意外又欢喜。在这号称风气开放的大唐盛世中,能对她不加苛责之辞的,也不过就是一个玉连城,一个阮若龙了,有此二人,也算差可告慰。听着阮若龙这般打趣她,阮若弱苦笑不已。她今时今日在长安城,确实是知名度无人可及,只怕玉连城都要甘拜下风,一种剑走偏锋式的快速成名法,相当于现代影视圈的无名小卒用绯闻丑闻来搏出位。
“大哥,你就莫要再取笑我了。我这个声名不是什么好声名来着,是属于‘老鼠过街’的那种,人人都在喊打的。”
“人人都喊打的,未必就是该打的,有时不被世人认同的事物,是因为能够理解的人太少,譬如曲高和寡。”
阮若龙这番闲闲道来的话,听得阮若弱诧异万分,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大哥,高,你实在是高。”
兄妹俩正相谈甚欢,阮夫人身边的丫环梅儿一头窜进来了,气喘吁吁地道:“三小姐,老爷夫人请你速去前厅。”
“怎么跑得这么急,”阮若龙眉头一皱,“出什么事了吗?”
“静安王妃和静安王世子,双双登门造访来了。”
前厅里黑压压站了半屋子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正堂上首的两个座位,坐着两个人。一个正是小王爷李略,俊美的脸上,眉目静如山水,无波无尘,唯有清冷的光,他的眼神飘忽,像是一只翅子墨黑的蝶,在厅里游移不定地飞,并不落在任何一处。另一个,是一位云髻高挽风姿绰约的宫妆美妇人,通身一派高贵无比的气韵,定是静安王妃了。
阮氏夫妇在下首处打横陪坐,两位姨娘和阮若凤皆在他们身边垂手立着。阮若龙和阮若弱进厅后先向王妃和小王爷行礼问安,阮若弱并不谙熟此等礼节,于是亦步亦趋地跟着阮若龙做,总算做的礼数周全。行过礼后,静安王妃招手将阮若弱叫到身边,携着她的手将她上下细细打量一回,对着阮老爷言道:“好生清秀的女孩儿。”
阮老爷惶恐道:“哪里哪里,小女陋质,王妃过誉了。”
静安王妃又对阮若弱道:“好孩子,那日略儿溺水厥过去,多亏你相救,我是特意前来向你道谢的。”
“王妃您太客气了,小王爷是为着救我两个弟弟才不慎溺的水,我再救他也是理所应当,怎么还劳您亲自上门道谢呢。”阮若弱说得一值不晒。
“好孩子,难得你不居功,只是,你救人跟他救人是不一样的。”静安王妃在“不一样”三个字上加重语气,边说边飞快地瞥了坐在身旁的儿子一眼。李略避开她的眼神,俊脸微微泛红,眉宇间却添了一抹恼色。王妃不动声色地又把眼光放回阮若弱身上,“好孩子,你一个女儿家,这样子救人,真是难为你了。”
阮若弱险些要说出“不难为,其实我无所谓”之类的话来,幸好话到嘴边警醒过来,赶紧咽回去,看在王妃眼中,却是有苦难言的神情。
静安王妃又瞥了李略一眼,他脸上微红已褪,但眉宇间更添三分不耐烦,略一沉吟,她又对阮若弱道:“好孩子,你十几了?”
啊?!这问题问得阮若弱一愣,她还没来得及弄明白自己的准确年龄呢,如何回答?幸好阮老爷在一旁解围:“回王妃,小女今年正好二八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