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赫然发现,上面有一道隐隐约约的弧线曲折蔓延,从地图的一端直到另一端,没有白光的时候,这道弧线根本就看不到。
但是白光一闪而逝,我还来不及将那道弧线看清楚,地图就重新恢复了原状,以前读过的武侠小说里就有过这样的桥段,不过里面的物件儿不是地图,是武功秘籍罢了,往往是看起来普通无奇的东西,但是或者遇到水或者遇到火,或者遇到其他的因素,就变作了让主角开灵启智、成就绝顶高手的绝世秘籍。
我手里的这张地图,也是如此?
好奇心像是一条水蛇一样从心里涌上来,将我浑身的血『液』都撩拨得好像要沸腾,看了一眼沈苏,我捏着地图,重新绕过那块写着‘忘黄粱’的巨大石碑。
石栏上的白光已经消散了很多,虽然视线还是难以一眼望到尽头,比之之前还是好了不止一星半点,我迫不及待的将地图举高,迎着洞顶上同样消散了很多的白『色』光团。
神奇的一幕再次发生,一道曲折蜿蜒的弧线慢慢的浮现出来,我屏住呼吸,仔细的查看,越看越心惊,因为在弧线出现之后,另一些之前完全没有看见过的地标也在弧线的两侧浮现出来。
而且,地标再不是模糊不清、识别不明的奇怪符号,而是让人一眼就能看得出来的实实在在的地标,耗子崖、红虫尸洞、镇墓碑、双生谷、望夫崖、囚生泉、往生道、忘黄粱......
我的心越跳越快,到后来简直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上面不仅有地标,甚至连地标的名字都标注的很清楚,我和沈苏走过的路,就是这道弧线,而且,这道弧线很奇怪,不管怎么走,上面的地标都会一个不落的全部经过,就好像小时候玩冒险游戏,少过一个关卡都不能算通关。
而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叫做‘鬼麟门’,但是鬼麟门似乎是曲线最后的一个地标,后面只有曲线,再无任何的标示,难道鬼麟门之后就是我和沈苏九死一生要找的明妃墓了吗?
只是,不等我将剩下的曲线记住,曲线就慢慢的变淡,直到消失不见,而原本淡下去的白『色』光雾突然之间又反弹起来,而且速度极快,眨眼的功夫,视线所及之处又是一片白『色』的宛若牛『奶』一样的雾海。
我的脚下,也亮起了白光,抬起脚,鞋底上竟然也有点点的磷光。
我突然想到,面前的石栏上下,应该是被铺满了磷粉,磷粉燃点极低,平时山洞之中无人也无任何生物出没,甚至连风都透不进来,所以磷粉一直都安静的保持着原本的状态,但是我和沈苏的突然闯入,却瞬间让一直沉睡的磷粉燃烧起来。
不过,除了磷粉,山洞之中、石栏上下应该还被掺杂了其他的我所猜测不到的东西,否则单纯磷粉的话绝对不会形成牛『奶』一般浓稠不散的光雾,更不会让人周身无力,意识混『乱』,甚至出现幻觉。
忘黄粱三个字也许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人道黄粱美梦,进入石栏之后,那些掺杂在磷粉里的东西让人产生幻觉,可能环境之中的飘然之感更胜黄粱梦,人在极度的美好之中永远沉睡下去,最终死在梦境之中,数十上百年后也化作一地的磷粉,重新静候新的闯入者。
这招实在够损,不费一兵一卒,甚至连点冲突都不必要发生,想要进墓的人就会自己倒在此地,用死亡作为对擅闯墓葬的赎罪,将灵魂永远留在这样暗无天日、连风雨都不愿光顾的亡灵之地。
即便有人意志极为坚定,脑海中固守自己的意识,但是躯体同样会出卖灵魂,之前若非我咬牙硬挺,将舌头咬的血迹斑斑,将手背刺的鲜血淋漓,恐怕此时,我和沈苏不是坐在鬼麟门下,而是躺在那些遍布磷粉的石栏之中。
眼看着石栏之中重新白雾茫茫视线不见,我赶紧转身退回了石碑之后,让我觉得极为不解的是,石碑并非是密不透风的,但是那些白『色』的光雾却安分守己的待在石碑的另一侧,不越雷池,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还有,如果这道往生道是为了守护墓葬,那何不一路都安置下这样的机关,既不是更加万无一失?
不过,想归想,我不是考古学家,对于这些事虽然好奇,却没有探究的**,而且能力有限,眼下,我唯一想做的而且必须要做的事,就是带着沈苏进入面前的鬼麟门,最终活着走出去。
转过头,沈苏依旧靠坐在石台旁边,但是,脸『色』却明显好了很多,从原本的坨红变作了淡淡的粉红,我赶紧飞奔过去,用手在她的额头上探了一下,果然,温度下降了不少。
这是怎么回事,沈苏之前的温度少说也在三十九度以上,甚至更高,现在,不过眨眼之间,温度就已经与正常体温所差无多,这未免太奇怪了。
但是,事实就是事实,可能是沈苏的身体素质好,自身的复原能力强也说不定,我在心里这么说服自己,其实却是知道这是不可能的,然而,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沈苏能够好起来已经是天可怜见,别的我也不愿多想。
看沈苏的嘴唇有些干裂,原本红润似血的双唇像是脱了水的蔬菜,干巴巴的没了一点生机,我将壶里剩下的水,如法炮制的一股脑喂进了沈苏的嘴里。
之后有没有水喝,之后再说,眼下,先让沈苏醒过来才是正道。
喝了水,沈苏的嘴唇也多少恢复了些水润,脸上的淡粉『色』也生出几分娇艳,再不像之前那样红的骇人,只是,要醒过来,估计还得些时候。
趁着这世间,我闭上眼睛,将之前在皮面地图上看到的剩下的半部分弧线重新在脑海里回想了一下,剩下的应该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走的路,虽然没有地标说明,但多点信息总比啥也没有要强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