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你能主动来看我,是可怜我吧?”
“不是。”
“得了吧。”裴逸还像以前一样大大咧咧,不过言行举止带着些许颓废气息,“以前我是贵公子的时候,追着你跑你理都不理,现在却主动来看我,不是可怜是什么。”
他说着挺了挺胸膛,一副不被人施舍的样子,“我不需要任何人可怜,你走吧。”
“好,那我走了。”晚凝说完就要离开。
“让你走就走?”裴逸没好气地抱怨,“就知道你一点诚心都没有!”
晚凝无奈一笑,折身返回将自己来意告知,“我明日要回南临安置族人,要去很长时间。”
那些个煽情的轻言细语她说不出口,未免对方不知自己行踪,日后再辛苦地暗中跟随,她还是想告诉他一声,也算个交代。
裴逸听后愣了愣,脸上的玩世不恭收了起来,眼见的落寞。
她能特意告诉他,他很高兴,但想到会有很长时间见不到她,裴子心绪低沉的厉害。
“你……还会回来?”
先前的晚凝是因为家人在流放地,她无处可去,只能跟着南缃来京城,可现在赵氏族人被放归,她很有可能往后跟族人留在故乡不再回来。
晚凝也说不好自己还会不会回来,裴逸看着远去的人久久立在原地。
\/\/
“告诉他一声也好,到底相识一场,省得不辞而别他知道后难过。”
晚间,姐妹俩一边收拾行李一边闲聊。
南缃本心还是想让堂妹有了好归宿,“遇到一个合适的人不容易,至于他母亲,裴家经历了这场变故,我想也挫了他母亲锐气,应该不会再挑理儿了,就算挑,以裴逸的性格也不会受他母亲辖制,你真的不考虑他吗?”
晚凝低头整理着衣物,“家族大事没有落定前,我哪里有心思考虑个人感情。”
“我明白你意思。”南缃劝解,“不过不管怎么说,家人也从流放地迁出来了,虽说还没有洗刷冤屈,可至少往后不必再受苦受累,能和大部分百姓一样安稳度日,我们一面为翻案想办法,一面也可以考虑个人感情。”
“我是觉得,不是谁都能遇到那个对自己好的人,要是遇到了,是上天给的机会,应该好好珍惜。”
就如自己和凌恒,若他不是皇家人,若他们之间没有隔着世仇,南缃相信自己肯定会接受他的。
可是命运就是这么捉弄人,他们的身份和立场注定了此生无缘。
但堂妹不一样,裴家和赵家没有世仇,堂妹情况又特殊,难得遇到个喜欢她的人,南缃是真心想为他们撮合。
“以后再说吧。”晚凝低着头。
她言辞随性,语气却是藏着隐隐哀愁。
\/\/
次日一大早,南缃和堂弟堂妹收拾好东西后准备出发。
开门就看到裴琰立在外面,身后是他的战马和长枪,马背驮着两个包袱。
“你们不是要回南临吗,我虽和你们目的地不同,但路上还是能相伴一程。”
南缃好奇,“你也要出远门吗?去哪儿?”
“去边境投军。”
如今的裴琰在京城负责看守城门,这差事没什么大前途,而今边境又起了纷争,他便向上级申请调到边关从军。
裴琰过去在军中威信极高,和不少将领关系友善,虽然现在落寞了,可还是有不少人照顾他。
再加上裴家败落之时太子曾为其求情,而今太子继位,人人都是长了眼的,他们相信说不得哪日新帝会重新重用裴琰,是以无人会为难他。
“边境纷争?”南缃询问,“又是燕国来犯?”
裴琰摇摇头,“这次还真不是燕国。”
“过去几年里燕国时常在边境挑起战事,不过听说前段时间燕国出了内乱,燕国国君根本顾不得外部战事,已将所有兵力调回内部,一时半会儿是不会再大动干戈了。”
“这次是西夷。”
南缃几人听了诧异,“我朝和西夷不是同盟国吗,又结了秦晋之好,怎会起纷争?”
说到这个裴琰眉目深沉。
前段时间新帝登基,西夷趁着楚国政权交替时突然大举进攻,就因西夷是楚国友邦,故此边境对其防范不足,虽奋力抵挡,但还是被对方闯入城池,洗劫去不少财物人口。
庆功之时,西夷为羞辱楚国,公然撕毁了两国盟约,还将和亲的嫡公主华阳当众行了牵羊礼,以示羞辱。
不仅如此,西夷王还将华阳赐给有功的将士伴宿,如今的华阳已先后流转于三名西夷将领手中。
“西夷王也太无耻了!”
虽说南缃对华阳没有好感,甚至是厌恶,可不提个人私怨,单说国与国之间,这么羞辱一个手无寸铁的女子实在令人发指。
云铮垂着眸子,一直沉声不语,唯有紧握的双拳显示出少年的愤怒。
不管怎么说华阳总是西夷王的女人,他这么对待华阳只是单纯要羞辱楚国吗?还是华阳非完璧身的事暴露,那西夷王趁机报复于她?
一百种猜测涌上心头,云铮心境复杂。
西夷的野蛮行径让裴琰这样的热血男儿难以忍受,他相信新帝不会咽下这口气,这一仗必打,于是请命调去边境从军。
“边境和南临相隔不远,我们可以路上作伴。”裴琰说着看向身后不远处。
南缃顺着他视线看去,就见裴逸立在那里,晚凝看见这人不禁一愣。
裴逸牵着马一声不吭走过来,裴琰笑着解释,“弟弟要同我一起去参军,我们几人正好一起赶路。”
裴逸走上前,将晚凝手中行李帮着放在马背上,两人都没说话,可那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依旧围绕在二人之间。
察觉堂妹神色比先前轻松了些,南缃打心底为她高兴。
\/\/
西夷毁约消息传来,朝野一片震惊,这些天凌恒一直在和臣子商议战事。
往往改朝换代之时最容易被敌国趁虚而入,为此,从先帝驾崩到新帝登基那段时间,凌恒便三令五申命边关守好国门,以防外敌。
不想当地将领还是大了意,一心防着燕国,却忽略了西夷,让对方有机可乘。
“这次边境被敌军冲破防线,也是因为守关将领疏于防范,能力欠缺。”魏大将军分析,
“臣提议,重新派出可信可用之人,常年驻守边境,以防再有此类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