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决功臣的问题方面,明太祖朱元璋可以毫不犹豫地拿出尚方宝剑;可现在要解决的是儿孙之间的矛盾,手心手背都是肉啊。他需要时间,周详考虑,谨慎处理。
不过,朱元璋今年已六十五岁了,他真的还有足够的时间为他自己的这份巨大的家业作出妥当的安排吗?
日子在一天天地过去,不幸的事情也接二连三。
三年后,即洪武二十八年(1395),二儿子秦王离他而去了;而又一个三年(1398)之后,三子晋王竟一病不起,英年早逝。
人生七十古来稀。如今,他已是七十出头的白发老翁,早该赋闲在家,享受天伦之乐了,可他不行。
而且,他似乎感觉到从没有过的孤单。中年丧妻,他最深爱的马皇后没能一直陪着他走完下半程;老来丧子,一死就是三位爱子。
尤其是苦心培养的太子却无福继统,偌大的王朝将来堪忧。这可是辛苦一生打拼而来的江山,咋让人放心啊!
他必须穷尽所有的力气,做好最稳妥的安排,否则真是难以瞑目!
但是,命运女神这次没有站在他那一边,他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心力交瘁的明太祖最终还是病倒了。离晋王病死仅仅三个月后,尽管有千万个不放心,他还是带着无限的遗憾永远离去了。
死了的人尽管带着遗憾,但毕竟解脱了,而活着的人的煎熬才刚刚开始。
既然皇祖父没来得及安排好一切,那他只好自己去碰一碰权杖之下的硬刺了。
早在东宫为皇太孙时,近臣黄子澄就和他分析当时的形势,王府的护卫只足自保,若有异心,王师压境,定可一鼓荡平。历代统一王朝建立以来,诸侯叛乱历来没有好下场,汉朝七国之乱的失败就是最好的证明!
既然这样,那就动手吧,该来的总是要来的。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当年削藩的情况,在决策方面也许存在某些瑕疵,但当时至少在朝廷看来,一切尽在意料之中。
然而,这时一个巨大的身影迎面压逼而来——
燕王!
四王爷燕王如今是最年长的藩王,威信甚高,足智多谋,屡立战功,史籍中多有“燕王善战”的记载。
对于如何处置这样一位藩王,建文帝和他的谋臣常常举棋不定。他们心里清楚,这是诸藩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了。
怎么办呢?
既然还没找得更好的对策,那就先监控起来,静观事态的变化吧。
因此,在削除几位藩王的同时,也对燕王朱棣采取相应的防备措施。
登极几个月之后,建文帝就诏令张昺、谢贵分别担任北平布政使和都指挥使,亦即任高官和军分区司令,加强对北平城的监控。
建文元年(1399)三月,以应对蒙古势力南下为借口,将燕王的三护卫全部调出塞外,由都督宋忠率领,驻守开平。
燕王手中还有多少人马呢?
八百!
建文帝似乎还不放心,继续对北平周围的军队进行调动。
朱棣部将观童不是带着一支强悍的蒙古骑兵吗?那必须得分而化之,为己所用。于是观童被调往南京,而这支部队也被调到开平,听宋忠调遣。
另外,驻守北平的卫所官兵常常跟随燕王北征大漠,当然也不能让其留在当地了。所以,永清左卫和右卫的所有官军都一股脑地被调防他处。
好一招“釜底抽薪”啊,高!燕王再有能耐,手上没兵,还能折腾出个啥名堂来呢?
也许,燕王的名头太大了,朝廷方面特别给予了“优厚”的招待,同时命两位都督以练兵为名,分别进驻临清和山海关,从而完成了对北平里外层层夹防的战略部署。
布防已定,总可喘口气了吧。没想到,这会儿又出事了。
六月,北平百户倪谅告发燕王府两位军官招兵买马,企图助燕王起事作乱。接到密报,建文帝的神经一下又绷紧了。燕王这么快就要动手了吗?
抓来严刑一审,两人很快就招出了燕王一些暗地里招兵屯粮,图谋不轨的罪状。
正当朝廷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北平那边又传来了离奇的消息。
燕王疯了!
昔时英姿飒爽的他如今却衣衫褴褛、蓬发乱须,在北平城的大街小巷到处乱串,要么大呼小叫,要么嘟嘟囔囔地满嘴胡言,弄得满城风雨,蜚言四起。
当地的老百姓议论纷纷,都说这么有作为的一位藩王长年镇守边关、保家卫国,但新皇帝并不信任,把他的军官抓走杀掉,欲加之罪。你看,好端端的一个人就这样被逼疯了……
燕王真的患上疯病了吗?如若不假,虽说可惜,毕竟这一强藩的威胁也就荡然无存了。
不过,事情似乎没那么简单。历经洪武年间那一段朝政的血雨腥风,四王爷又怎会扛不住朝廷这三板斧?怎就说疯就疯了呢?
带着满肚狐疑,布政使张昺和都指挥使谢贵来到了燕王府。
眼前的一切令人难以置信!这样一个大热天,他们一路过来已是满身大汗。而此刻的燕王却裹着棉袄,靠在火炉边上烤火,身子似乎在微微发抖,嘴里含含糊糊不知在念叨着什么。走近一听,两人更是目瞪口呆。他们到底听到了什么呢?
原来,朱棣摇摇晃晃地不断重复着的话竟然是“冷,真冷啊!”我的天啊,还在叫冷!除了疯子,绝对没人会是如此的。
两人前脚刚从燕王府出来,王府长史葛诚后脚就跟了过来,屏退左右,压低声音对他们说:“两位大人,连日来我都在暗暗观察燕王的状况,可以确定他是在装病。你们千万不要被他所迷惑,并请尽快上奏朝廷做好准备。王府内部现今暗流涌动,说不定很快就要起兵叛乱了!”
恰好也就在此时,燕王府的一位低级军官邓庸被派到京师办事。来得正是时候,正愁无法摸清燕王那边的实情呢。
可怜这邓庸还没弄清楚到底是什么回事,就被逮到狱中。一轮大刑过后,燕王以装疯作为掩护,正密锣紧鼓地部署着谋反大计的内情从这位脸青鼻肿的小军官嘴中吐了出来。
真是老奸巨猾啊,建文帝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那么,他会怎么对付狡猾的燕王呢?